破解投資謬誤3 - 指數化投資的迷思
- 2024-09-06
- 投資跟你想的不一樣
好久沒有複習這個主題了,剛好最近這個話題又熱絡了起來,所以我們也不厭其煩地,再次說出這些,既非主流,又政治不正確的觀點(殘酷事實)吧!
先來點前情提要:
【破解投資謬誤 - 定存股的迷思】
【破解投資謬誤2 - 存股的迷思】
【「複利投資」和「組織倍增」跟你想的不一樣!】
倖存者偏差的體現,沒有時間的上限
從2008年9月起算至今的16年,不僅是台股史上,也幾乎是全世界的金融史上,最長的一段多頭市場。市場上的投資大師,從2008年以前,幾乎就是兩年完全換一輪的狀況,開始出現了,也許有10%的老師,可以存活長達十年以上的狀況。但我們進一步思考一個問題:2008年以後,執行各種定期定額、存股策略、指數化投資...(或不管你怎麼稱呼它)的投資散戶們,其16年來的平均報酬率,有如這16年的大盤一樣「好」嗎?又或者,有像那些指數化投資派的大師們,所宣揚的那樣,整體財富產生了好幾個階層的躍升嗎?
說說幾乎就等於台股代表的台積電就好,能從2008年的一股40元,長抱到2024年的現在,然後一路也只買不賣,也完全執行所謂的「股息再投資」,享受真正複利威力的,全市場望來望去,恐怕只有說謊的「不敗教主」一個人吧!
指數也好、個股也好,那種「從N年前開始,投入某個金額的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,一路長抱都沒有賣,現在身價已高達XXX!」的報導,往往就只是報導,絕大多數被報導出來的倖存者,很高機率都是「假的」或「假設的」,目的當然就是名氣(而非投資)所帶來的利益。
統計數據的奧妙,只要「取樣的當下」是歷史最高點(或接近),那要編出什麼樣的完美故事,幾乎就任憑發揮了。所以我們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:能夠這樣完美複製、執行這套策略的人,到底有多少呢?這是否真的是一個,容易完整複製並執行的策略?要知道,很多的統計數據,只要少掉了當中關鍵的也許20%,那最後的結果,可能會比原本「應當的完美」少上個80%都有可能!
例如過去的這16年,世界強的台股,其實有八成的漲幅,都是來自最近五年,所以用現在這個時間點往回「假設」,是不是5年、8年、10年、15年...,通通都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,那就是:這套策略無懈可擊!不管您從什麼時候開始執行,最終都可以得到同樣的Happy Ending!
連8ZZ也都知道這個邏輯,那就是「存股」(指數化投資)存在著太多,人性檢視下的邏輯盲點。
不管是金融市場也好,其他領域也好,幾乎沒有任何兩段歷史,是能夠真正完全重複的。如果我們能把過去的某段歷史,跟現在的某段歷史,完美的重疊套用,不要懷疑,那就真的只是「巧合」罷了!就好比我們可以追溯過去某年當中,某一週的天氣,總是可以巧妙地,和最近一週的天氣,完美的重疊。但這又能代表什麼呢?
例如「當聯準會第一次降息的當月,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美指數,五年後的報酬率至少五成!」這樣的邏輯(策略),如果真要收集,應該一百個都沒問題,但問題是,在這些「必勝公式」多如牛毛的現代資訊發達市場,到底所有散戶們的「勝率」以及「平均報酬率」,是否都有效且明顯地,提升到另一個層次?還是因為「必勝公式」的資訊實在太多了,其實導致現在的散戶們,只是更加地「Diversify」而已。
很顯然,答案是沒有的。整個金融市場,對所有的投資大眾而言,說到底仍然是一個零合遊戲(特別是衍生性金融商品):大量的輸家屍體,造就極少數的贏家。而會出來宣揚、推廣、兜售各種必勝策略的投資大師們,往往並不是真正的贏家!
真正在這一波,長達16年的多頭市場中,靠指數化投資而致富的大師們,絕大多數也都是靠「鼓吹這套投資策略」而致富的,而不是靠「執行這套投資策略」而致富的。因為,絕大多數的他們,也克服不了人性。真的偶有一個萬中選一的幸運兒,克服了人性,長期成功地執行這套策略,而明顯有感提升好幾個財富階級的,往往其真正的成功關鍵,還是如《暗黑真相網》所說的:強力的本業!那個長期指數化投資策略的成功,往往只是他原本成功的錦上添花。當然,他們是否會承認這一點,就不得而知了。
任何一套完美的成功SOP,如果沒有辦法讓普羅大眾高機率複製,那理論上它就不應該被視為一個成功的SOP!至於「高機率」的定義,抓個50%以上不為過吧!如果一件事,有模板可以依樣畫葫蘆,成功機率還不到50%,那它就不是科學,而是藝術!(延伸閱讀文章:投資是一門藝術,不是科學)或者說的更難聽一點,不是科學,是賭博!
買一張一週後就開獎的彩券,跟買一張一個月後、一年後、十年後才開獎的彩券,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。唯一的差別可能只有,等待開獎的時間越長,就會有越多,過去和現在歷史重疊的巧合,來讓自己在心理上,更加堅信自己的勝率。但其實,在各種正反巧合的交互作用下,人性幾乎不可能有勝算!
至於比造假者、倖存者更稀有的真贏家(也就是前面所說的「類藝術家」),除了強力的本業之外,還有另一個無法複製的關鍵就是:人格特質!而如果說強力的本業是地利、人格特質是人和,那天時就是:你出生在什麼樣的時代、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,進入金融市場?
導致失敗的不是策略,而是人性
繼續第一段的議題,那套「完美的必勝策略」如果是在1980年開始執行,2008年退休要Cash Out,又會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?28年的時間,應該足夠作為一個生涯的代表了吧?不管是職涯,還是股涯。所以,指數化投資的另一個邏輯盲點就是:你在什麼時間點進入市場?以及什麼時間點徹出市場(Cash Out),幾乎就決定了全部的成敗!也就是你「取樣」的區間,幾乎就決定了這個故事要怎麼寫,而無關策略。
定期定額策略、存股策略、指數化投資策略...(或不管你怎麼稱呼它),終究有一天,你還是要全部、或是部分、或是逐漸的Cash Out,去轉換成自己和家人生活品質的提升(也就是快樂),這個投資(或者說賺錢)的終極目的,大家應該同意吧?當然,如果你一輩子都只進不出,只想看到一個最大的資產增值及最終資產總值,而因此獲得成就感,那也可以,你的子孫應該會感謝你!
但我們應該能觀察出,絕大多數人的人生規劃,應該沒有想要那麼的「小我」。所以,這些指數化投資策略的期間,就不可能無限拉長。如此一來,你在生涯收入的顛峰期(例如30~55歲),是落在金融市場的哪一個循環區間,其影響結果的程度,是不是就遠比策略還大得多了!例如8ZZ說的,你如果是在西元2000年開始定期定額0050,到2018年以前,你都會很崩潰。而這18年,已經佔據你生涯收入巔峰的七成了!當你開始意識到,自己的人生可能已經沒有時間、沒有子彈去「攤平」的時候,人性還能夠熬得過去,那最後關鍵的五年嗎?
所以真相就是:在取樣區間的刻意或巧合下,策略戰勝不了機運、人性戰勝不了命運。
捫心自問一下,有多少人能熬過那二十幾年的煎熬,去堅持那個,在自己人生收入顛峰的二十幾年,都一直沒有應驗過的策略呢?又,有多人能夠在經歷了二十幾年的低潮後,再繼續堅持16年呢?也幾乎沒有!只有在2008年以後才進入金融市場的世代,能如中了時代樂透般地,見到那些策略應驗。這也是為什麼,目前市面上的少年股神也好、價值投資鼓吹者也好,幾乎99%都是2008年之後才進入市場的。
2008年以前,這些價值投資的股神、社團,幾乎是兩年就換一輪。極少數從2008年以前就在的達人們,他們真正致富的關鍵,很大比例也不是投資,而是「名氣變現」。
存股或指數化投資的策略,本身並沒有錯。錯的是信仰這套投資哲學的鼓吹者們,以及信仰這些鼓吹者們的普羅大眾,都誤以為人們可以科學、理性、務實地,複製這樣的策略,並得到被鼓吹的某個,幻想中的成果。但,殘酷的現實是,只有極少數的鼓吹者們,成為了這套信仰的成功執行者(拜時運所賜),而絕大多數信仰的追隨者,並沒有辦法再有生之年,到達那個應許之地。
策略沒有錯,方向也沒有錯,只是絕大多數的羊群們,在還沒有走到那個極樂淨土前,就會系統性地,因為其他的外力因素,而自願會被迫的離開這條道路。所以那個極樂淨土,就永遠只是,絕大多數人聽過,但是到達不了的地方。少數看透這`個真相,而將宣揚極樂淨土的存在,作為本業的牧羊人們,其總收獲還遠遠大過,那極少數踏上極樂淨土的幸運之羊。
還是再強調一次,定期定額、存股策略、指數化投資...(或不管你怎麼稱呼它)的成功關鍵:
強力的本業(這才是真正的護城河,而不是什麼企業的競爭力)、夠大的初始本金、對的人格特質,最後,還要有夠好的運氣(你的生涯生入顛峰期,剛好是金融市場循環的幸運兒。)而能夠全符合的,如同我們在【機運主義與努力主義】一文中所說,大概就是連押中4~5次百家樂的機率,也就是大概有4%~8%的投資人,是能夠達成這樣的結果的;而不是透過什麼理性、科學的SOP,就能有40%~80%的人能達到一樣。
這也是《暗黑真相網》一直以來,對「絕大多數散戶」的提醒,也就是那些,沒有強力的本業、沒有夠大的初始本金、沒有對的人格特質,卻覺得自己能夠有過人的運氣,可以靠看看書、上上課,按照某個「驗證過」的SOP,就能夠後天逆襲,小資大翻身,成為下一個財富自由的贏家。不過,這也是資本主義之所以能運作的原理之一,龐大的金字塔中底層,永遠需要有一個能follow的dream去fight!例如努力讀書、努力工作、結婚生子背房貸then repeat,又何嘗不是呢?
股市的終極贏家,仍然是主動投資者
很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