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開創型職場與守成型職場

地球不是平的,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,財富也是。財富會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呈現,但就像水一樣,財富一定會往最有效益的地方流過去,或多或少、或快或慢。而能夠事先洞見財富流向趨勢的人,就能夠有比別人高的機率,可以賺到超額利潤。

在這個「低薪鬼島」成為年輕一代,普遍對台灣職場的評價下,除了繼續抱怨、互相取暖外,有沒有什麼其他獨善其身的思考選項呢?

對企業或雇主來說,所在的經濟體以及所處的行業內,一定都有一個平均的期望報酬率;當平均的期望報酬率越高的時候,企業或雇主平均來說,就會更願意把錢花在「賭未來」的項目上。反之,當所處行業的平均期望報酬率,已經低到一種雞肋水平時,企業主願意「賭未來」的意願,絕對是大打折扣的;因為此時對他來說,更重要的任務是「守成」,而不是「開創」。

台灣平均的經濟成長率(G),已經長期且明顯的低於資產報酬率(R)。這表示,把錢投資在資產上,平均而言能獲得的報酬,是遠大於投資在人才上的(R>G)。所以,如果您是雇主,又處於R遠大於G的經濟體中,當有多餘的資金時,您會選擇買土地、炒房,還是把資金砸在人才上,期待他們在未來能夠創造出,比炒地炒房有更高收益的績效?

不是每位企業主都是胡亦嘉那種幸運的精子,有無限的子彈,可以不斷的去賭那些,根本都還看不到收益的項目。絕大多數的企業主,還是必須將本求利,「賺錢」才是絕大多數企業,之所以存在的最主要目的。

所以,回歸到最務實的問題,同樣的人才(也就是在所處經濟體內的產值差不多),如何才能夠獲得超額的職場報酬?如何才能夠分得企業願意「賭未來」的那些premium呢?答案就是:往G>R的經濟體(國家)移動。在這裡,我們就自創「開創型職場」與「守成型職場」這兩個名詞吧!

例如中國大陸的汽車產業,在過去的20年中,就是明顯的開創型職場,產業的G遠大於整個經濟體的R,所以整個產業平均來說,非常願意花大錢去「賭未來」;而賭未來的最直接做法之一,就是給出高於同經濟體的其他產業,或是其他經濟體同產業的薪酬。因為在「產業的G>R」的情況下,這些人才在未來所能創造的平均期望報酬,是高於拿去買地炒房,或是擺在任何固定收益資產的。用數學的說法就是,期望值為正,所以值得賭、應該賭。

在這樣的時空下,同樣一個汽車產業的設計師、研發工程師......或其他比較間接貢獻產值的職位,在中國的汽車產業所能給出的薪酬,一定會高於,台灣的汽車產業所能給出的薪酬(不論是絕對金額的直接比較,還是計算物價指數後的相對比較。)年薪百萬RMB的汽車研發工程師、設計師,在這幾年間屢屢見到。而台灣汽車產業的同樣職位,也許百萬台幣年薪就偷笑了。

順道一提,先不要扯那些政治的意識形態,在過去的十多年間,中國本土自行研發、製造的汽車,其進步的速度與幅度,真的遠超乎我們想像。當然,這發展的過程中,不免有些車款,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模仿某些歐美老字號大廠,但中國國產車的品質,真的經過十多年的淬練,早已不是當年大家所記得的那樣粗製濫造了。至少,每一款現在一線的中國國產車,都屌打Luxgen沒問題,而且是完全屌打,連車尾燈都看不到的那種屌打。只是,現在中國的這些優質國產車,都還是只有內銷的市場,還打不進國際市場。打不進國際市場的原因很多(而且人家靠內銷就足以存活,而且綽綽有餘了。)但我們要講的重點是,在過去的十多年間,中國的汽車產業,明顯是個G>R的產業。而以單一行業內的工作者來說,想要獲得企業願意「賭未來」的超額溢價,就是要往這樣的經濟體去找工作。這種經濟體也就是所謂的「開創型職場」。

先不說其他國家,就光比台灣和中國大陸就好,有非常多的產業,在過去的十年裡,台灣很明顯都是屬於,相對守成型的職場。台灣企業相對於大陸企業來說,確實比較不願意「下賭注」,去把薪資押在「賭未來」的項目上。因為台灣不管是整個經濟體,還是單一產業的G,都已經長期且明顯的低於R了。所以才會有【拿200萬創業,不如去投資房地產】這樣的觀點,不斷的在業界出現。這確實是事實,過去的十年、二十年拼搏下來,真的絕大多數產業、絕大多數企業,可能都沒有專職炒房的賺得多。很多企業可能還由盛轉衰,甚至消失在歷史的舞台。

除了R與G的彼此消長,所延伸出的「開創型職場」與「守成型職場」,還有一個影響薪酬的因素,就是閒散的風險資本多寡。擁有越充足風險資本的經濟體,越願意把資本賭在「未來」上面。當然,多半這種擁有超額閒散風險資本的經濟體,都是G相對來說大於R的地方。而台灣的風投規模,和中國大陸相比,真的可以用「乞丐要飯」來形容都不為過。

所以,打工仔也好,沒錢的新創企業也好,若處於「還不錯,但並非頂尖」的排位,那在「守成型職場」裡,是很難得到超額利潤的,不管是薪資,還是投資。往還擁有「開創型職場」的經濟體移動,才是低薪問題獲得最直接解答的最快方法。當一個池子裡的魚,已經越來越小隻、越來越難釣的時候,這個時候應該做的,不是怨天尤人、罵東罵西,而是趕緊找到另一個,魚又多又大隻的池子。

再舉另一個可能很恰當,也可能很不恰當的例子。絕大多數的中下階層男性,擇偶的標準只要「年輕、漂亮、聽話」就已經是接近99%完美了。而當這樣的擇偶標準,在台灣當前的經濟體中,以他們的自身條件,根本不可能實現時,此時應該做的,不是在那邊集體上網大罵「台女」,以期取得阿Q式的安慰,而是趕緊到越南、泰國......等經濟體,去匹配到相對於在台灣所能匹配到,更「年輕、漂亮、聽話」的對象。

再順道一提,很多不起眼的傳統小生意,默默的做了二代或三代,但因為深知這種經年累月的辛苦,所以不會強迫下一代接班,而是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,然後全力支持。但很殘酷的,往往這一支持下去,就是讓好幾十年的積累,一口氣被騙走或賠掉大半;然後原本早可以享清福的第一代或第二代,只好再繼續賣老命,好支持最新一代的下一個新創想。仔細想想,您身邊是不是也很多這樣的案例?

所以,就平均的機率來說,在台灣這個長期R大於G的經濟體中,如果出生在有一定家業的家庭,成天無所事事的奢侈糜爛,平均來說敗光家產的速度,還慢過滿腔的創業熱血!因為你應該做的是「守成」,而不是「開創」。

不管您是企業主也好、受雇員工也好,相信在近幾年,都能夠明顯的感受到,幾乎所有的末端消費市場,都在快速的萎縮,或是更快速的M型化(甚至是L型),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大品牌,逐一倒下,而且並沒有看到什麼趨緩或好轉的現象。

還記得我們說過很多次的嗎?
財富不會消失,只會移轉。
財富不會消失,只會移轉。
財富不會消失,只會移轉。

財富在人類經濟體中,主要以「購買力」的形式呈現(延伸閱讀文章:金錢的真正意義:使喚別人的力量!)。而不論您現在的年齡層,相信只要長期生活在台灣,都能明確的感受到,台灣這個經濟體中,購買力不斷的繼續往金字塔頂端集中。而中下階層的相對購買力,則呈現持續的下滑。很明顯的,前者的財富正也持續的轉移到後者,原因當然是諸多因素的加總,但整體來說,可以說是「台灣不斷在創造不利於(中產階級)增加財富的環境」。這跟誰執政無關,國民黨跟民進黨吃相都一樣難看,只是民進黨吃的更急更猛罷了。台灣特有的「民主」制度、官僚及公務文化、司法體制,都註定了中下階層越來越難翻身的命運。

而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,年輕人的選擇有兩個:

往財富聚集的地方去。
所謂「站在風口上,豬都會飛」的道理。如果您資質平庸、沒有富爸爸,那就往資本高度聚集、經濟高速成長的國家去,當個風口上的打工仔,會有很多「機會成本賭注」的溢價,落到你身上。相對於資本逃離的國家,同工肯定不同酬。也就是離開「守成型職場」,往「開創型職場」前去。當然,也不是說在一個G>R的經濟體中,所以行業都會百花齊放的呈現「開創型職場」的趨勢。半相信您只要真的是該領域中的傑出者,一定會知道,那個經濟體中的這個行業,是處於相對的「開創型職場」。往那裡去,你獲得超額報酬的機率就會大增,而不是繼續待在這個你出生,然後就認為應該要靠它吃穿一輩子,已經沒什麼魚的池子。

想辦法在不利的環境下,與眾不同
在未來的世界,「個體」的表現,將越來越取代以往「團體」的作戰思維。要知道,一支被完封的球隊,還是有球員可以有猛打賞表現的。而你是否天賦異稟?你自己應該要知道;如果你必須要去上什麼潛能激發課程才知道,那相信我,你不僅只是個平凡人,更可能還是個傻逼。

以往一個產業中,20%的人賺走80%的利潤,而其餘80%的人只能去分那剩餘的20%利潤。而現在只是變成10%的人賺走90%的利潤罷了。而更重要的,不論那一個國家、那一個政黨,推出什麼樣的政策,都不可能回到20/80的過去,未來只會變成5/95,甚至1/99。所以,財富移轉的洪流是一個大方向,個體特殊競爭力則是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
而如果你沒有富爸爸、沒有特殊競爭力、又不肯往風口移動、又有著超過自己能力的慾望,如果是女生,請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年紀和長相;如果是男生,重新投胎或許是你的首選。

最後,再補充一些大家可能不太愛聽的。常常在一些職場干苦談的討論區,看到時下年輕人常有著一種「出勤就該給薪」的觀念。當然,選擇秉持這樣的觀念,是每個人的自由。你當然可以繼續待在守成型職場裡,然後繼續高喊著,為什麼你跟那些處於開創型職場裡的工作者,用個一樣的釣竿、坐守同樣的時數,但為什麼釣到的魚總是又少又小隻?

老話重提,正常來說,企業主真正花錢買的,是員工的產值,而不是員工的時間。你認為你賣的是時間,其實不然。那是因為企業主創造了一個舞台,讓你的時間能夠變成產值的舞台,你才值這份薪水的。而現在,只是這個舞台已經沒辦法繼續把你的時間變成產值罷了。要歸咎大環境的變遷也好、要責怪企業主的無能也罷。如果不爽,那很簡單,你可以自己創業、自己想辦法創造舞台,把自己的時間變成產值。連酒店小姐都知道,今晚沒有客人點我,我就沒有收入。不管我今晚在店裡待了多久?看了多少次檯?說了多少次老闆好?沒有客人點我,就表示今晚的我沒有產值,而沒有產值的人,就沒有資格談收入。光這點認知,就贏過99%的年輕人。勞基法?老雞掰啦!

相關文章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