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原理下的階級學
- 2024-12-08
- 書中自有黃金屋
相信每個人這一生當中,一定都多多少少有過這種感覺:「這些薪水太高的白癡,一定是被請來盡可能浪費越多納稅人的錢越好。」
有跟公務體系打過交道的人,這種感覺一定更為深刻。而不光是公務體系如此,在絕大多數的領域,都廣泛地出現這種現象,也就是「不適任者佔高位」的現象。60年前問世,和「墨菲定律」齊名的彼得原理,主要闡述在人類社會中,表現傑出的人才,終將被升遷到,一個他的能力再也勝任不了的「不適任等級」。
例如:一位傑出的市長,人們讓他當了總統,卻不見得能有之前當市長時的表現和評價。又例如:一位教學出色的老師,被提拔當校長之後,卻表現平平、時有錯誤。最有代表性的,莫過於公務體系的選才及取才,考試的能力和該崗位真正需要的技能、特質,通常一點關係也没有。所以,你我生活周遭,大量充滿著各種「不適任的高薪白癡」。(用個現代職場的說詞,就是「薪水小偷」。)
60年過去了,原以為發達的科技輔助及職場知識的應用,應該足以擺脫彼得原理所描述的種種弊病,但今日的職場,仍然和當年一樣。競選能力和執政能力無關,優秀的醫生不等於優秀的院長,業績超群的房仲不等於好店長…,但大比例的機構,仍然用著跟60年前一樣的標準,在篩選領導者。到底,這樣的「文化」,背後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,讓人們即使明知終將不適任,也要守護這個「階級制度」。
大多數人都在生活的倉鼠輪上無意識的跑著,努力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(財富排位)。人類甚至為了這個競賽,而發明了武器與殺戮、污染與破壞。所以,彼得原理的提出,另一個意義其實是在提醒人類,真正的進展是往前創造更高品質的生命體驗,而非擁有各式無用的加工品,或是往上到達生命的完全不適任等級。
如同《暗黑真相網》提出過的觀點一樣,現代人的一生,應該是將努力集中在,提升「自己」的人生整體快樂上,而非努力成為,世俗認為你應該有的樣子。什麼年齡、什麼條件達到了,你似乎就應該理所當然地,往下一步邁進,直到自己也跟大多數人一樣,進入到了某個,讓自己的快樂指數不增反減的「不適任等級」為止。
對岸的中國,一樣有著這樣的現象,所以比台灣更明顯地,在最近的十年中,大量的社會中堅份子,開始後悔結婚、後悔生子、後悔買房、後悔做了許多,正好是彼得原理闡述現象的人生決策。而如果我們能藉此抽離既定的角度,跳脫出來進行新的自我覺察,或許就能避免再次地重蹈覆轍,在生命臨走前,留下滿滿的遺憾與懊悔。
人類階級的本能
人類無法不用階級分類自己,階級秩序是天堂的首要原則,這表示有些人必定比他人更偉大(優秀)。階級制度是人類生而就有的概念。無論是父權社會、封建制度、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,都會產生階級。在馬克思夢想的無階級社會中,他提出的首要原則是「各盡所能,各取所需。」但這就表示至少會有兩個階級產生:能力階級與需求階級。
人們自願加入並捍衛這套階級制度的現象,正是《暗黑真相網》提出過的「政治正確的菁英競爭」。選美皇后的最大心願,永遠都是世界和平,而不是豪宅與無上限信用卡。但大數人仍然還是會繼續地追求並捍衛這套階級制度,選美皇后還是會繼續回答世界和平的心願。
階級制度(hierarchy)這個詞,原用於描述牧師的分級制度,後來則演變為組織中會員或員工的等級。而彼得原理所提出的階級學,雖然是近60年才形成的,但無論是在公共或私人領域,都非常適用。也就是說,包含你我在内的每一個非公務員凡人,都有可能在某個職位、某個身份、某個狀態上,也是個「薪水太高的白癡」。
公部門的階級學
◎1684年的英國海軍日誌:「大部份航行的船隻,都是由從未出海的人擔任指揮官。海軍行政系統就是一個集貪腐浪費、懶散無知於大成之地,所有的評估都不值得採信、所有合約都没有履行、所有支票都沒有兌現.…。」
◎威靈頓公爵(後來在滑鐵爐擊敗拿破崙的那位)在拿到葡萄牙布薩科戰役的軍官指派名冊時說:「看到這份名單時,我比對手更嚇得發抖。」
◎對公部門來說,行政流程遠比目的重要。它們無意識的作為,實不為公眾服務,而是把公眾當作維繫它們的階級體制的工具。
◎在大多數的公部門階級中,能力超出適任等級者,比不適任者更容易招致反感。
◎為了維持自己的「不適任」,只要有經費,就一定要想辦法花完。
◎無論是資本主素、社會主義、共產主義,他們的共同點是體制裡都藏有大量的無能冗員。
◎無論是何種提案,都無法完善執行,因為政府體制由一系列環環
相扣的階級組成,裡頭充斥著不適任者,使整個階級千瘡百孔、漏洞百出。
◎黨派系統主導著現代的政治體制,每個政黨就是一個階級制度,一個國家可能會有一個至多個政黨。而在政黨這樣的階級中,能夠晉升到「不適任等級」的人,更是比比皆是。選擇候選人時,並不是看此人是否有擔任立法委員的能力,而是看他是否能贏得選舉!說穿了,政黨就是一群氣味相投的夥伴,為了實現共同利益而互助合作的團体。
◎能用嗓音和儀態風靡煽動萬千選民,並不代表具有理性思考、明晰說理或審慎評斷國家議題的能力。
◎所有行政機關、警察機關或軍隊,都是僵化制度下的階級,所有人(以及他們原本被設定要去「服務」的人)都將受大量的不適任員工所苦。更無奈的是,我們無法(很難)將之從制度中移除,因為,那就是它們終極捍衛的階級系統。
個人的階級學
◎面對不適任者充斥的現象,教育常被視為是所有問題的解方。但是今日的畢業證書、文憑和學位,都已經失去了評斷學生能力的功能。今日的畢業證書只能證明,這位學生受了多少年的教育而已。
◎以前,識字能力就是能承擔重大責任工作的能力保證,但如今,我們只能面對一堆識字的笨蛋。即便是高等教育的碩士、博士也一樣。(延伸閱讀文章:【年輕人往上爬的關鍵-體力活、腦力活與人生期望值】)
◎不管在哪種制度中,每一個人終將升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,只要時間夠長、制度裡的層級也夠多。但好在,人生是有限的!(延伸閱讀文章:【關於人生這場大富翁】)
◎當真正出類拔萃的適任者,升到階級中的天花板時,他們通常都會衝出原本的階級體制。此種極為罕見的現象,稱之為「適任高峰」。但絕大多數屢戰屢勝的陸軍元帥、功績顯赫的商業總監、稱職的總裁,都純粹只是沒有時間抵達他們的不適任等級而己。
◎幾乎在每一個成功機構的高層中,都有一堆不可雕的朽木。這些在階級學中,刻意讓他們從不適任等級,再更上一層樓的「雞肋升遷」,作用就是:讓真正做事(適任者)的人得以六根清淨!
◎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階級升遷有感情,所以如果出現其他的升遷方式,他們會感到不滿。例如從小到大考第一名,從醫學系畢業的醫師,最討厭加分的原住民、保障名額的僑生、從波蘭唸醫學系回來的「波波醫師」。
補救藥方
在「政治正確的菁英競爭」所主導的現代社會階級生態,越來越大比例的現代人,仿造著前兩代人的策略,將自己逼向了多重的「不適任等級」。在明顯無力負荷多重職位、身分、狀態的不適任等級中,只能期待著,如同通貨膨脹能夠稀釋房貸債務一樣,奇蹟似地讓自己的承受能力,追趕上不適任與適任之間的差距。只是,這樣的策略,是否又是另一個倉鼠輪呢?
◎學會對週遭無所不在的不適任現象,保持逆來順受的態度,例如當護理師把熟睡的病人叫醒吃安眠藥。
◎理解大多數情況下,人們的決策,都是為了符合「讓階級制度存續」的表面目的。
◎階級中,拉力的重要性遠大於推力。能坐就不要站,能開車就不要走路,能被提拔就不要自己努力。
◎維持長久幸福(快樂)的方法之—,就是避免進入到自已最終的不適任等級。
◎大多數人無法接受不適任的真相,本質上的問題是:「人對自己的無能了解多少?」多數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處境,並將遇到的困難怪罪在別人頭上。
◎人類在生命的階級制度已經歷多次升遷,從樹棲到穴居,從用火到冶煉,以物種生存來說,目前為止的每一次升遷,都為自己帶來了更寬廣的前景。當一個物種越來越自負時,就會認為自己可以無止境的升級。但是,人類一定會到達生命的不適任等級,Sooner or Later。
階級揭開人類真實的一面,說明人類會持續不斷產生階級並會努力找出維持階級的方法。不用太久的數百年前,大地遍布清澈的湖泊與溪流,土地生產營養的食物,人們不費吹灰之力即可進入鄉間,與寧靜的大自然為伍。現在,湖泊與溪流形同污水池,空氣因塵煙、煤灰和霧霾而充滿毒害,土地和水源都被農藥污染,花鳥百獸奄奄一息,鄉間地帶則成為堆滿垃圾和舊車的垃圾場。若我們為了這樣的升遷,繼續進行狂熱的計畫、發明、建造、重建,我們就會達到生命階級的完全不適任等級。
祝福所有在工作上遇到瓶頸,驚覺生兒育女的經濟及精神花費遠超過原本想像的父母,體力及意志已經熬不起多重燃燒的現代菁英們,重新找到自己的最適任等級,以及最適合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