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吃不是男人專利,女人贏在擦嘴功力
- 2019-04-20
- 兩性真相
新聞來源:時代力量美女立委偕已婚主任會館過夜 「1個月2次」全直擊
先看看現實吧!已婚男人在婚後,至少曾與一位以上配偶以外的女人發生性關係的比例是69%,但是已婚女人其實一點也不遜色,比例是65%。當然,這是好多年前歐美國家的數據,但我相信在多年後的今天,這個比例應該是有增無減,而且我也相信,亞洲國家的數據並不會低於歐美國家。
關於情侶或夫妻偷吃問題的討論,光在有記載的資訊發達年代,至少就已經爭執了數十年之久。我們如果把兩性觀點分為兩大學派的話,一大派是當今的主流學派,我也不知道該給這個學派取什麼名字,或許叫情感學派、心理學派、傳統學派、倫理學派......。簡單來說,這個學派就是當今絕大多數教育、媒體、輿論所秉持的觀點,內容就不一一贅述了,反正就是那些什麼忠誠、真愛、原諒......等等。
我想到了,如果硬要給這個學派取名字,我會取叫「虛偽派」。因為這個學派所嚮往和倡導的,就是那些你我從小到大早已聽到爛,但又天天聽到有人打破的那些規則。
另一個學派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生物學派」,這個學派的兩性觀點,其實存在已久,只是一直不是處於主流的位置,也一直是不討喜的觀點。這個學派的主軸就是不討論倫理、不討論道德,完全用動物本能、基因本能的角度,來解釋兩性之間的一切行為。或許很多人會覺得「人」跟其他動物是不一樣的,但是很諷刺的,人除了多了「虛偽」這一項行為之外,完全跟其他動物一模一樣。
「生物學派」的著作始祖,是英國的生物學家Robin Baker,後進的生物學派著作,幾乎都是從Robin Baker的著作所延伸的。我們發現,許多傳統學派所解釋不了,或是解釋的很牽強的兩性問題,只要改用基因本能的角度來解釋,馬上就豁然開朗、茅塞頓開。
在主流學派當道的今日,要看到生物學派觀點的著作相當不易,因此每次看到有生物學派觀點的兩性著作,我一定認真閱讀,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尋求印證。你猜到了嗎?一再地找到強而有力的驗證呢!
最近一次閱讀到生物學派觀點的書籍,是日本作家橘玲寫的《殘酷:不能說的人性真相》,橘玲的另外兩本著作《洗錢》、《避稅天堂》更是我最愛的小說。
最後,就把《殘酷:不能說的人性真相》書中的重點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吧。
這本書分為三大章節:
一、努力也沒用,笨父母生不出聰明兒。
二、帥美俊俏天生贏家。
三、人格養成無關教養。
其中,第一章節完全吻合我所主張的:
這個世界上,馬、狗、貓......等,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,只要看牠的父母是誰,牠這輩子差不多就決定了。其實人類也是一樣的,只是少數的人們故意把這個真相給隱蔽了。尤其在東方社會,更是如此。基本上,一個人一輩子所能達成的成就,70%取決於你的父母是誰、25%取決於機運、5%取決於努力。只是,我所描述的,主要是指上一代所給予的先天資源。這本書更狠,進一步闡述了遺傳率高達70%的邏輯推理能力,以及遺傳率高達80%的智商,所呈現的殘酷事實。也就是說,底層社會(不管是窮還是笨)奢望能夠「歹竹出好筍」的機率,奇低無比。
重點:
◎人們習慣無意識的探究一件事的前因後果,但其實世界上的許多現象,並不適用前因後果的邏輯。
◎人類的演化和進步,功勞絕對來自於那「貪婪」的1%,而非「善良」的那99%。
◎人生就是一場無止盡追求快樂的遊戲。
◎優秀的CEO可能都是聰明的心理變態。
第二章節更是超露骨、超大膽,但也完全呼應我那些被女權主義者圍剿到爆的言論。
◎人就是會以貌取人。
◎美女相較於醜女確實吃香,但醜男往往才是最大的輸家。
◎男女天生的「幸福優先順序」並不一樣,男性會從競爭中得到滿足感。
◎男性一旦進入青春期,為了追求心儀女性(為了繁衍後代)的競爭便開始,但這場競爭不是一場公平的競爭,而是個體採取各種策略,一切只為了傳承基因的本能。
◎男人的本性就是喜歡嫩妻。
◎生物所有的行為,都是為了對抗演化過程中的淘汰壓力。
◎就哺乳類動物來說,雄性和雌性對於繁衍生命的投資差異極大。女性一輩子懷孕生子的機會有上限,所以卵子極為珍貴,為了讓卵子發揮最大效用,必須挑剔交配對象。相較之下,男性的精子生產成本很低,這也是無論任何時代、任何地域,握有權力的男人,總是盡可能與最多的女人交配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群體中最強的雄性(擁有優秀基因)便容易獨佔雌性(贏者全拿的概念)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,絕大數的哺乳類動物,都是一夫多妻。然而,人類女性如果在這種情況下,就必須和其他女人共享一位男人,所以會擔憂自己得不到充分的資源。好比握有數值100資源的男人,與握有數值40資源的男人,女人當然會選擇前者,但如果這數值100的資源是由三位女人均分,顯然獨佔只有40資源的男人較為划算,這也是「形式上」一夫一妻制形成的主因。
◎在繁衍這檔事上,雌性其實相對狡猾。根據研究,平均而言,有10%的男人,養育的其實不是自己的孩子。而這平均數又依男性所得分層的不同,有著極大差異。最低所得階層的男性,有高達30%的機率,養育的不是自己的孩子,而最高所得階層的男性,則只有不到2%的機率。原因?因為對最高所得男人的配偶來說,沒必要去下這樣的「賭注」,因為被抓到的話,損失太大。而最低所得男人的配偶,即使被抓包,損失也沒多少,因此值得下這個「備胎賭注」。
◎一夫多妻制才是當前許多社會問題的唯一解藥。
◎我們都只是穿著褲子的大猩猩,人類的本性根本不是一夫一妻制。
◎我們早已過著「接近一夫多妻制的一夫一妻制」,男人只要一有機會,就想和妻子以外的女性發生關係。
◎妻子的反擊?最好的策略就是,懷上基因最優秀(握有最多資源)男人的孩子,然後佯裝成自己與另一半的孩子。
第三章節也是呼應我曾經說過的:
這個世界上,絕大多數領域裡的絕大多數成功,其實都是by random的結果,並不是規劃好的栽培或累積。
◎遺傳與環境才是造就一個人的主因。
◎孩子的人格、能力與才能養成等,根本與教養無關。
◎孩子之所以跟父母像,是因為共有基因的關係。
◎同儕影響力更甚教養。
◎基本上,孩子的人格是以遺傳為基底,在同儕關係中構築而成。
◎父母能做的,就是給孩子一個不會折損天賦才能的環境。
後記:
◎培養高度自欺能力是人性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