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二三事:Lily Camera
- 2021-06-23
- 創業二三事
今天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,2015年的某一個晚上,無意間在網路上,看到了這麼一段影片:
就是這樣一段106秒的影片,讓我馬上刷卡600美金,訂購了這台,帶有自動追蹤功能的空拍機。然後腦中開始幻想著,我在太魯閣清水斷崖划著獨木舟,空拍機由遠而近,從湛藍的太平洋,到我帥氣的划船英姿。畫面一轉,我騎著自行車,在蘇花公路的連續髮夾彎,直上山頭;然後鏡頭慢慢拉遠,越過山頂後,往山頂遠方的下一個山頭望去......。
興奮到逢人便分享,我買了這麼一個好東西,甚至拉了幾位戶外運動的同好,也都下單訂購了。但其實,這段影片,並不是一個產品介紹影片,而只是一個「賣夢」的影片。也就是說,這段影片並不是在表達:「我們有這樣的產品要賣你!」而只是在表達:「我們打算開發這樣的產品!」但觀看者在情感上,很容易就產生「我買的就是這個!」的錯覺。
沒有錯,這就是現在已經很普及的「募資」模式。也就是根本還沒開始生產產品,甚至可能連產品要怎麼生產,都還沒有想到。只是先提出一個想法、一個計劃、一個夢......,告訴受眾者。而受眾者所投入的資金,其實嚴格來說,並不是購買這項商品的價金;而只是「贊助」這項計劃的提出者,去執行這項計劃。
若干時間後,如果這項計劃成功了,那每一位「贊助者」所得到的「獎品」,就是當初誇下海口說要開發的這個東西。也就是說,這個「贊助」,並不是包生子的。要得到獎品的先決條件是:這個開發計劃成功了。但開發計劃有沒有可能失敗呢?絕對是有可能的。就像生技製藥類股,投資人賺錢與否,常常要賭「解盲」的結果一樣。所以,身份其實不是消費者,而是計劃贊助者的每一位出資人,最後很有可能是什麼都拿不到的。當然,這些風險條文,都用小到你根本不會看的字,寫在當初那個,你根本沒有看就打勾按繼續的網頁上了。
這600美金刷下去之後,從2015年開始,差不多每個月,都會收到一封由Lily公司發來的E-Mail,信中無非就是大同小異的在重複描述:「今天我們是懷著如何如何興奮的心情,告訴所有的『家人』(它們用family來稱呼每一位supporter),現在的開發進度有了如何如何的進展;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就可以把Lily空拍機,送到每一位家人手上......bla bla。」而這一等,就是兩年!每次收到E-Mail的感覺,從一開始的興奮期待,到中期的懷疑無耐,再到後期的徹底失望。簡直跟參加了資金盤,然後傻傻的等待投資回報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到了2017年1月12日,收到了一封名為「The End of our Journey」的信件。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說:「抱歉我們失敗了,產品沒有開發出來,所以珍重再見!」這件事一度成為了,科技圈以及募資圈的一個經典案例(大笑話)。其實,從募資計劃的一開始,就有人提出質疑,說以目前的空拍機技術,不可能做出那樣功能的產品,所以那段募資的影片,其實是假的。它只是用一個其實沒有自動追蹤功能的空拍機,拍出好像有自動追蹤功能的樣子。
但這樣有違法嗎?這就是「募資」這個模式神奇的地方了。這樣並沒有違法,因為影片拍的本來就是一個計劃、一個目標、一個願景,就像泡麵的封蓋照片一樣,僅供參考。每位計劃贊助者(而不是消費者),所出資的金額,其實有點類似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。十六世紀的東印度公司,是這種模式的始祖。海盜船要出發前,向複數人募集了一筆錢,作為啟動資金。如果海盜船被擊沉,那每位出資者就摸摸鼻子自認倒楣;而如果海盜船滿載而歸,則每位出資者則按出資比例,來分配這些戰果。
只是,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Lily寫信告訴每一位計劃贊助者:「我們的海盜船沉了!」
這封mail到現在一直都還在我的信箱裡。
後來,這個案例真的變成新創圈募資的經典案例。從影片的公開,一直到「The End of our Journey」為止,Lily一共收了3,400萬美元的「訂單」;以及同期間,它從一開始的100萬美元資本額,募到了1,400萬美元的A輪融資,總共將近5,000萬美元在手上。
而它究竟實際花了多少錢去研發、去嘗試生產,這個最後連影子都沒看到的Lily Camera呢?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,恐怕只有那四位創辦人的心裡有數而已。雖然,在「The End of our Journey」之後,Lily官方有發出聲明,會將所有贊助者的錢,通通退還。但這個承諾過了沒多久,Lily就宣佈破產了,網路上有些人說拿到退款了,但我親身的經驗是:我沒有拿到退款。
故事還沒有結束,就在Lily Camera宣佈破產之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