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的動機和目的
- 2021-03-19
- 創業二三事
這個議題想寫很久了,那就是現代許多想要創業或是已經創業的年輕人,到底創業的真正動機是什麼?是想一圓創業夢?是想改變世界?還是其實只是想掩飾自己在職場上一無是處的窘境?還是只是一味的跟風,覺得創業是件很潮、很屌的事?
在討論創業的動機前,其實應該先討論的問題是:創業的目的。以最正常的邏輯來思考,創業最主要的目的,應該就是要賺錢。絕大多數的事業主體,都是營利事業,也就是事業主體存在的目的,就是賺錢。或者反過來說,事業主體要能夠持續的存在,就需要賺錢。
那麼什麼時候,創業的動機可以不是賺錢,而是各種天馬行空的熱血呢?如果你有個胡定吾或林芳郁之類等級的父母,那你當然可以這樣做。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家庭背景,那很顯然的,你創業的主要目的,就必須是賺錢這一項。因為你得養活自己,以及養活所創的這個事業體。不然的話,你就只能成為那五年內會倒閉99%的新創公司,其中的一個屍體而已。
很現實的,一個事業體要能夠賺錢,就是要提供市場願意付費的商品,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,總之就是一定要有個市場願意為之付費的商品;而且最重要的,在售出商品的同時,必須能夠產生足夠的利潤,以支持事業體的存續。那種還沒有找到確定能獲利的商業模式的各種「新創」事業體,是富二代才玩得起的遊戲;要賣夢給天使投資人或風投,很多時候也還是必須先有貴族血脈才行,例如:【惡血: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!深藏血液裡的祕密、謊言與金錢】。
最簡單判別自己到底有沒有創業本錢的第一步,就是檢視在現有的職場上,有沒有人或公司,一直想要花錢挖角你或請你?如果沒有,那很可能代表你還沒有能力創造出,這個市場願意花錢向妳購買的價值(或產值)。時下很多大學剛畢業,什麼工作經驗都還沒有;或是只做過幾份都不超過一年的工作,然後「評論」了待過公司的一堆缺陷,認為公司「不識人才」後,就趟上了創業之路。這種類型的創業者,幾乎可以100%跟你打包票,失敗的機率是100%;如果能放空這類型的公司,我一定借高利貸來放空。
現在很常看見這種畫面,幾個年輕人,都沒有在職場有過任何傑出的表現,就在咖啡廳或什麼創新育成中心、孵化中心......,腦力激盪著創業的idea。說句難聽點的,平均來說,他們把這些「開會」的時間,全部都去7-11打工,最後的總產值有很大的機率會比較高,因為至少在7-11打工有辦法創造正向收入,雖然在7-11打工沒辦法拿印著CEO、CFO......的名片。
最有資格、也最適合創業的狀態,是你已經在某個領域,工作了一定的時間,累積了該領域大量的know-how以及人脈。最好是有該領域的大佬,主動找上你,然後希望他出錢、你出力,來搞一間新公司(至於技術股該怎麼算才合理,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了。)總之,想要成為那五年後只有1%存活率的新創公司,從自己擅長的「本業」出發,才是最應該有的思考及出發點。
幾個年輕人聚在一起腦力激盪,然後靈機一閃,想出一個絕妙的new idea,然後創業一鳴驚人的機率,大概比中樂透頭彩還要低(樂透頭彩一年都至少還有幾十個人中)。如果你(妳)現在身處這種「創業團隊」當中,那我由衷的建議,趕緊找份至少有正向收入的工作,然後無論如何做滿一年以上。如果每一份工作都無法做滿一年,那你的創業之路,恐怕就是把3F(這應該不用解釋了吧)的錢燒完後,就會結束了。
馬云有說過:「一個好員工,不見得會是一個好老闆;但要當好一個老闆,必須是個好員工。」總之,先在你擅長、有興趣(最好二者並存)的領域,工作到有人主動捧著錢來找你創業,才真正可以算是一個「值得一試」的機會點。
延伸閱讀文章:【賈伯斯、祖克伯是特例!經濟學家調查270 萬家新創,發現最賺錢的創辦人「平均45 歲」】
有了在擅長領域的優勢後,第二點也很重要的,就是你是否能用最小規模、最低成本,讓你的創業idea付諸實現的能力。通常,再怎麼偉大的idea,最後能賺大錢的,都是第一個能把它快速、大規模付諸實現的人,而不是第一個把它想出來的人。而且,這個「能快速把一個新的idea,轉化成能實際運作的最小規模」的能力,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「創業家特質」之一。擁有這種特質的人,通常會自覺出自己的這種能力,而不用沉浸在那些創業基地、創業聚會......,就可以做的到。
在影響創業家的共通特質之中,原生家庭是否有做生意的背景,也是相當舉足輕重的一環。俗話說的好:「狀元囝好生,生意囝歹生。」 原生家庭從來沒有做生意的背景,要當個創業的第一代,那成功機率真的是趨近於零,尤其在現代這個淫亂時期(有關淫亂時期,請參閱【婚姻已取代創業,成為現代致富途徑之首!】一文。)
有做過生意的家庭,不管是做生意的資源、人脈,以及從小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,都會默默的在你血液中,注入做生意的生長因子。而生意家庭的定義很寬,不一定非要設立公司行號,當負責人、掛名董事長才算是。只要「自己就是一個利潤中心」,自負盈虧,都可以算是。做生意家庭的思維,跟世代受薪階層家庭的思維,絕對是天差地遠的。如果家族裡都從來沒有做過生意,那你創業要成功的機率,恐怕也會是趨近於零。
排除富二代拿家產「練習創業」的玩票案例,創業的目的,就是要賺錢,而創業的動機,也應該是以賺錢為最主要目的。也就是說,你應該是已經在準備要創業的領域,工作過一定的時間、累積了一定的資源,然後已經有能力用最低的成本,做出一個能實際運作的model了,多小都沒有關係,但是要「能賺錢」。也就是你「已經確定」能在這個領域生存了,然後再從這個基礎上出發,去延伸出你的新idea,或是你的差異化優勢。
時下許多年輕人,其創業的真正動機,其實跟讀研究所一樣,只是為了要逃避面對現實的職場考驗,而用來自我麻痺的美麗藉口。有過一定社會及商場經驗的旁人,一眼就能看得出來,這些「假創業家」的金玉其外。
記住,拿爸爸錢玩「練習創業」的遊戲、寫漂亮作文騙天使投資人或VC的錢,都不是正確、正規的創業模式及動機,也都不是非貴族出身的凡夫俗子,所能玩得起的遊戲。還有順道一提,做保險、做直銷......這類喜歡玩「現金流」遊戲的工作,也都不算是真正的創業,因為你終究還是依附在一個別人的體制、別人的遊戲規則內。你用創業的態度去從事這樣的工作,當然可以,也很好。只要結果是好的,人生最終的整體快樂值是高的,「創業家」這個抬頭,真的沒有那麼重要。
這輩子不知道已經做過多少次的「創業前諮詢」了,絕大多數都被我勸阻了,甚至很多根本八字都還沒一撇,就想要為了創業而創業。記住,人生當中,我們就是盡可能的把有興趣的事、擅長的事、賴以賺錢的事,三者合而為一,就離最大整體快樂值不遠了,不必特別執著「創業」這個字眼。我們人生的最終極目的,是獲得快樂,而創業、賺錢......都只是我們追求快樂的一種過程和手段,並不是最終的目的。
最後,如果你真的想創業,可以先試試看能否說服的了我,讓我認為你已經「準備好了」,歡迎來信預約諮詢。
延伸閱讀文章:
【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的創業家】
最後,再復習一段文字作為結尾:
達賴喇嘛說過:「所有的人追求的所有目標的最終形式,都是『快樂』。而金錢只不過是人
當然,每個人都渴望財富和快樂兼得,而好消息是,當今的世界確實提供了兩者兼得的機會
但很不幸的,當人類的物質生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步的同時,人們的快樂卻沒有等比例的
研究顯示,快樂又有錢的人,通常都是先有快樂,後來才變的有錢。但現代人往往過度注重
希望,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也能夠是快樂又幸福的人。
還不是《訂閱會員》的讀者,如果您喜歡這單篇文章,歡迎轉發。真心認同,也請不吝贊助!金額隨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