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來源:還不出用戶押金,中國共享單車 ofo 變成購物 App
將用戶的押金強制轉換成購物點數,這跟許多泡沫大到消不掉的資金盤,不只是異曲同工之妙,根本是如出一轍。
這類「強制購物來消泡沫」的模式,絕對不是把你在原本平台裡面的權益,轉成100%的「購物金」,你被轉換的,往往只是「折扣金」。舉例來說:你在原本的平台有10,000元的權益,被轉換到新的購物平台上之後,變成10,000點的點數,用來折扣你的購物金額,但假設你買了10,000元的商品,那絕對不是把你的10,000點直接折抵10,000元的購物金,通常只能折抵也許5%、也許10%的金額,也就是說你還得再自掏腰包,拿出9,000~9,500元的金額,才能買到這個商品,但往往這個商品在外面一般的通路,搞不好只要8,000元就能買到。
這樣的「強制購物來消泡沫」模式,以往被資金盤拿來當最後的下車手段,在過去的十年中,早已屢見不鮮。但消費者能怎麼辦呢?除了摸摸鼻子、自認倒楣、記取教訓之外,實在也無法多做什麼了。把錢交到別人手上的結果,就是這樣。
當然,ofo共享單車或是其他的共享主題新創公司,並沒有像資金盤那麼重的傳銷氛圍,但撇開人的因素,就現金流的角度來看,其實玩的遊戲真的如出一轍。而且其實,保險公司以及政府的種種社會福利制度,也是一樣的,就現金流的角度來看,跟那些純粹玩後金補前金遊戲的龐式騙局,本質上並沒有不同。
套上一個「新創」,並不會就出現奇蹟;換湯不換藥的後果,並不會不同。就跟資金盤也要不斷的找新主題一樣,目的都只是想讓參與者,感覺上不要像以前那麼的「傳銷」罷了。「先把錢騙到手,再來想造血功能」不僅是資金盤的主軸思維,在新創圈其實也是一樣的。
再復習一次,目前全球新創圈的共同弊病:
1.創投或天使投資人,普遍罹患了所謂的FOMO症候群(fear of missing out),深怕錯過的這一個,就是樂透的頭獎,以至於陷入一種,自己矇騙自己的狀態,期待有一天帽子裡真的會變出兔子。
2.新創公司老愛以所謂的「曲棍球桿預估」,來描繪未來突破某個臨界點後的爆炸性成長願景,但其真正的意義,其實只是不需要交任何成績單出來,給前期的投資者。而90%以上的新創公司,撐不到那個臨界點;即使撐到了,所謂的「爆炸性成長」平均而言,往往只有預估的20%不到。
3.創業者也許天資聰穎、也許夢想偉大,但其實內心深處也都知道,大家都是賭一把,只是沒有一方說出來。創業者先吹虛自己的技術以取得資金,然後再重金尋獵人才開發技術,期待有一天技術真的會追上吹虛。「演久就成真」(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.)成為了創業者、投資人、員工,三方相互交相賊的不成文默契。
4.最扯的是,新創圈的迷思,已經進展到「就算所有狀況都算到最好,仍然沒有辦法創造正現金流」的商業模式,仍然有大筆的投資者願意投資。而他們賭的,竟然是「在當前這個註定燒錢的模式,還沒有把錢燒完之前,能研發出另一個能夠賺錢的模式。」完全是陷入了把特例當通例的迷思。
5.李開復在北京搞的創新工廠,其中80%撐不過一年、10%搖搖欲墜、10%勉強持平。而創新工廠從2009年成立至今,成功IPO到主版的企業家數是「零」。如果講的難聽一點,李開復就是一個家財萬貫的買夢人,喜歡每天陶醉於未來無限可能的想像世界,以及感受那些立志改變世界、征服宇宙的年輕人的活力。至於那些多如過江之鯽的新創公司,則是兜售夢想的人,但所謂的兜售夢想,也頂多只是騙到一年到數年的基本工資。
6.天使投資輪、創投輪、Pre IPO輪......,真的都不是普通投資人玩得起的遊戲。而把天使輪、創投輪......的標的,拆成小單位給小型投資人認購,往往更是不折不扣的龐氏騙局,你的錢會回本的機率,比李開復花了十年所拼出的IPO家數還低。舉個例子:媒體大亨梅鐸投資「惡血」Theranos超過一億美元,但不同於其他創投或投資人,紛紛對Theranos提出詐欺訴訟的做法,他只要求Theranos用1美元把所有的股份買回去。因為他可以用這一筆投資損失,去抵扣他其他賺大錢的投資原本應該要繳的稅,所以以現金基礎來說,他等於沒有損失。
7.總之,所有在次級市場之前的遊戲,絕對不是凡夫俗子玩得起的。雖然你們愛看的那些什麼富爸爸、什麼哈福艾克,整天在洗你們腦說,有錢人是不會在次級市場買賣股票的,除非有明確的內線消息。確實,次級市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「散戶屠宰場」。但,你在次級市場會被宰,並不代表你可以到其他你更不應該去的地方。就像連醜女都追不到,並不代表你應該放棄追醜女,改去追林志玲;連一份工作都沒做好過,也不代表你應該放棄工作,跑去創業。
8.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,你最最最應該做的,就是認清自己是個普通投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