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貧富差距的新分水嶺

不論是台灣也好、美國也好(也就是全世界),最新一季的CPI指數漲幅,通通都創了新高。這個世界上,包含你我在內的每個人,都即將一起迎接歷史上,從未見過的史詩級通貨膨脹。而且,這波通貨膨脹的實際肆虐程度,將會遠遠超過所有政府公佈的所有統計數據。但是,一樣也是《暗黑真相網》再三強調的一個觀念,那就是「財富不會消失,只會移轉。

這個世界上的人與人、家與家、國與國之間,永遠的賽局就是「相對購買力」的彼此消長。所以,我們唯一可以提出來探討的,就是貧富差距的新分水嶺,將會以什麼樣的形式,呈現在未來的社會中?也就是購買力會從那些族群,轉移到那些族群手裡?而如果不幸,萬一身處購買力不斷減弱的族群,有什麼積極和消極的自救之道?

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,現有的CPI指數(消費者物價指數),是沒有包含房價指數的。所以很自然的,我們的CPI指數漲幅,並沒有一併反映出「房貸支出佔據越來越高比例家戶可支配所得」這個現象(也就是削弱了其他支出項目的購買力)。我們在【房價漲不漲的暗黑真相】一文,以及許多有提及這個議題的文章中,都有解釋過,台灣人的資產以及財富,高度的集中在房地產這件事。

所以,在CPI指數沒辦法反映出,真實的通膨程度下,我們的通貨膨脹一直有兩種,一種是政府公佈的,平均每年2%左右的那種;一種是民間真實狀況,平均在8%以上的那種。在最早(IMF還沒有強制統一CPI的定義之前) 的CPI指數中,是採計房價指數的,但從1982年後,是改採計房租指數。但舉世皆然的事實就是,房價每年的平均漲幅,是遠遠高於房租漲幅的。

以去年到今年為例,房價指數漲了17%左右,但房租指數卻只漲了3.5%左右。而如果我們把CPI指數當中的房租指數,替換成房價指數的話,那麼去年到今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,應該是高達11%左右,而非官方宣稱的2.84%(2021年11月)。所以,現有的CPI指數,以及各種政府所公佈的經濟數據,很大程度都是在粉飾太平,好讓絕大多數的中下階層,能在政府肆無忌憚的瘋狂印鈔(製造通膨)下,依舊安份的享受各種,溫水煮青蛙下的小確幸。

市場就是最誠實的試金石,相信從2021年下半年來,每個稍微有點智商的人,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,不斷飛漲的物價;而且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、嫖、賭......,全面性的飆漲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毫無疑問地,有買房壓力無買房壓力的下一代,將會是天堂與地獄的新分水嶺。

我們分為幾個族群來討論:

原生家庭直接給(買)全款房
通常這種家裡已經有留全款房(也就是沒有貸款的房子)給下一代的,還是會再買新房。然後,這種家庭下成長的小孩,從小的教育及人脈資源,往往都比同齡人豐富;有很大的機率,出了社會之後,其收入水平也能像父執輩一樣,站到經濟體的前10%(不論是靠自身接受優質教育後的職場變現能力,還是家中產業的資產報酬率。)

延伸閱讀文章:
一場關於貧富差距的實驗
數據下的殘酷世界 努力就能贏過富二代嗎?】 

以首善之區台北市為例,我們之前就說過,台北市的房子,以後就只有「本來就住台北市」的家庭的後代買得起。沒有出身在這樣的家庭,或是沒能找到這樣的對象結婚的人,要拚進台北市的機率,太低太低了。雖說有少子化的前提,但也不會因此就騰出空間,讓外面的人比較容易搬進來,而是本來就住在裡面的人,會越住越大。因為,房子不是人買的,是錢買的。

除了自己越住越大之外,這個族群也會越買越多。他們除了留著上一代傳下來的全款房,往往也會自己(或靠上一代資助)再多買一間以上。多的當然就是拿來出租給那些,買不起台北市,但因工作或其他需求,必須住在台北市的人。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統計圖表,就可以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了。

圖表中清楚可見,六都當中的台北市,在今年(2021)首見「登記戶籍數減少」的現象。但台北市的房子有開始變便宜、有開始變得有空間,讓外面的人搬進來嗎?還是原本就住台北市的這些人,單一戶籍持有更多(更大)間了呢?

原生家庭資助頭期款
這應該是未來的一個世代(20~30年間),最主要的購屋形式。台灣人的資產以及財富,除了高度集中在房地產外,也高度集中在60歲以上的老人身上。而未來

想看更多?......成為訂閱會員,解鎖觀看更多暗黑真相!

相關文章

讀者留言 : 01

凪咲✨なぎさ

2024/11/18

Hi~我是個在日本東京
認真努力從事「介紹鐘點妹妹約會的女孩」凪咲✨なぎさ

旅遊 | 出差 | 留學 | 本地

如果您有來日本東京出差或是旅遊
歡迎找我介紹安排❗️❗️

我會「用心」且「真誠」的向您介紹

歡迎私訊我 謝謝您~~

L i n e:fy674 T g:a168020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