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力工作的期望值也已經高於創業!
- 2020-08-14
- 創業二三事
請先閱讀前文:【婚姻已取代創業,成為現代致富途徑之首!】
前文討論了時代的變遷,我們已經又輪迴到,靠婚姻擠身富豪階層,遠比靠創業容易的時代了。而這篇文章要進一步討論的是,為人打工以及創業這兩者的平均收獲期望值,其實也已經突破了某個黃金交叉;為人打工的平均收獲期望值,已經高於創業這條大家傳統印象中認為的翻身不二法門了。
賣虛擬貨幣遭控詐欺 6女銷售員獲不起處份還公道
- 2020-08-12
- 新聞延伸閱讀
跟【假交往拐純情男買契約 獲利逾4千萬…正妹們竟全無罪!】一文中所述的案例,其實原理是一樣的。你交付出金錢後,有沒有拿到當初被允諾的虛擬貨幣數量?如果有,那何來詐欺之有?然後當初你購買虛擬貨幣的時候,銷售方有沒有白紙黑字跟你「保證」在未來的多久以內,一定會漲到多少錢?或者「保證」一定能用多少錢賣掉?或是「保證」用多少的價格跟你買回?如果沒有,那何來詐欺之有?還有你在持有這些虛擬貨幣的期間,銷售方有沒有跟你承諾,每個月給予你「保證」多少%的固定利息報酬?如果沒有,那就更不要再扯什麼銀行法!還有最重要的,從頭到尾有沒有人拿刀架著你的脖子逼你買?如果沒有,那你是在提告個三小?告自己沒那個懶趴還差不多!
新聞來源:日本國中生竟靠賭筆芯在班上「開銀行」!一場遊戲揭殘酷社會縮影:富人躺著收錢,窮人辛苦打拚還債
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,只要進入了群聚社會的形態,就一定會有階級之分。有了階級之分後,就一定會有發號命令的角色,以及接受命令的角色,以及最重要的:如何決定由誰在群體裡擔任發號命令的角色?
奪命金是2012年的電影了,其英文的片名為Life Without Principle,其實就整部電影所想要呈現的觀點來說,英文的片名反而更適切。很主要的一個訴求就是,告訴觀眾這個世界的隨機以及無常,與《暗黑真相網》一直所強調的【世上絕大多數的偉大成就,其實都是隨機的結果】,其實是一樣的。會特別挑這部舊片來分享,主要是此片中能帶給我們啟示的資訊量真的非常多,真的不光光是一部得獎的電影而已。
一、劏房
擔任西九龍重案組高級督察的任賢齊,因為處理一件住戶傷人案,來到了一處劏房。劏房是香港的特色之一,也就是將一層樓切割成無數小到難以致信的單位,分組給社會底層的窮人。據統計,香港至少有好幾十萬人(還不包含那些沒有身份的底層工人),都是住在這種讓全世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劏房。而且,不要懷疑,一個棺材大小的床位劏房,月租金也要2,000港幣以上,也就是台幣8,000元左右。而這現象,也是香港底層社會的真實面之一。
現代年輕人還有機會翻身嗎?part 2
- 2020-08-06
- 創業二三事
延續【現代年輕人還有機會翻身嗎?】一文,這一篇我們接著來談談,沒有先天家世背景的年輕人,如何靠後天的表現,爬進權貴走狗圈的實際案例及努力方向。不要嫌「權貴走狗」這樣的詞難聽,就像前一篇【不要輕忽自己的青春資本】文中所討論到的那些高級雞,其實她們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的品質,絕對都比所有女人的平均值,要高上非常非常多。而想要進入真正的權貴圈子,除了直接出生在那樣的家族,或是靠婚姻進入那樣的家族,剩下的就是成為那個圈子能夠信任的走狗了。同理,成為權貴圈值得信任的看門狗,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的品質,也都將遠遠高於絕大多數人。
至於如何判定一個人真正擠進了所謂的「權貴走狗圈」呢?最簡單的一個方式,就是看是否能被授予「將個人的開支,由組織來買單」的權利。公家組織也好、私人組織也好,每個組織裡一定都會有某個層級以上的人,是可以在本俸以外,享有任意報銷支出的權力。這樣的層級,在某些過小的組織裡面可能沒有、在某些組織裡可能要講究血脈。但無論如何,終其一生如果能夠爬進這個層級,大概就是非富賈出生的你,所能交出最漂亮的人生成績單了。
不要輕忽自己的青春資本
- 2020-08-04
- 兩性真相
先來看看一則這兩天爆紅的新聞:揭秘潘瑋柏上鉤的疑似PUA組織
其實,文中所描述的,躲在背後幫這些高級雞做包裝的組織,我們在【80%男人都應極力避免的「名氣追加費」】一文中,都已經詳細解釋過了。只是不同層次的市場,各有不同的組織在運作著;有的組織專門鎖定演藝天王或超級富二代、有的就只能鎖定中小型土豪,當然也有鎖定中底層男人的組織。總之,在越徹底的資本主義社會,女性往往越清楚,想要「上位」的話,必須要靠的是什麼。
一場關於貧富差距的實驗
- 2020-08-02
- 創業二三事
假設有100個人,每個人都有100元的本錢,讓他們玩一個遊戲。每輪遊戲中,每個人都要拿出1元,並「隨機」給另一個人,總共進行17,000輪。這個實驗的製作,主要是為了模擬世界的財富運行規律。實驗假設:每個人在18歲時帶著100元的初始資金開始玩遊戲,每天玩一次,一直玩到65歲退休。如此計算,人一生要玩17,000次遊戲,即獲得17,000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。每個人「每天拿出1元」可解釋為基本的日常消費,而這「日常的消費」則以隨機的方式,移動到另一個人身上,代表每個人透過複雜的經濟活動而獲得財富的隨機概率。那麼,最後這100人的財富分佈會變成什麼樣呢?接近平均分佈?還是出現貧富差距?而這個實驗,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呢?
經過公正的機率計算,遊戲運行17,000次的結果如下:
兒時所玩的大富翁遊戲,其實某種層面來說,就如同現實人生的縮影。在人生的這場大富翁中,每個人都像在遊戲中一樣,要不斷地擲骰前進,並隨著每一步所來到的位置、每一次所抽到的隨機卡片,做出每一個當下的不同決策。而這些一連串的決策,將會一步步地,將同時起步的每位玩家,帶往越來越分歧的未來,而每個人最終所能達到的位置,也將會天差地遠。有人將一舉囊括遊戲中的所有財富、有人則以破產收場結束遊戲。
而遊戲中的大富翁,和真實生活中的大富翁,最主要的差別之一,就是遊戲中的大富翁,所有的玩家都是站在同樣的起點開始;但現實生活中的大富翁,有些玩家的起點,就已經比你一生當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峰還要高。這點在富爸爸那套由大富翁改良而成的現金流202遊戲中,也有納入這個元素,也就是在遊戲開始之前,所有玩家還要進行一個「抽祖產」的動作,這套用在現實生活中的話,大概就是指投胎了。而且很遺憾的,人生這場大富翁的「祖產卡」,是沒有辦法重抽的。
脫褲子放屁的國民法官法
- 2020-07-15
- 平衡報導系列
詳細法條內容及執行方式就不贅述了,麻煩自行看相關的新聞報導。
人口衰退的新時代正式到來,該如何因應?
- 2020-07-14
- 新聞延伸閱讀
新聞來源:台灣生育率直落出現「生不如死」,人口數恐不再是2,300萬人……
先前的許多文章都提過「人口紅利」這個議題,沒想到這個死亡交叉看來已經在2020年提前來到了。也就是說,今年度死掉的人比出生的人還多,也就代表著台灣的總人口數正式開始進入「減少」的趨勢。而且,從各種跡象和數據看來,總人口的逐年減少,將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。而在這樣的新時代中,有子女和無子女的族群,又該以什麼樣的準備,去迎接這樣的未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