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這是個「先唬爛先贏」的年代

這幾天在金融圈相當有話題性的一則新聞:馬斯克身價破700億美元,超越巴菲特登全球第7富豪

這類富豪排行榜的身價排行,主要是以「持股市值」來計算的。也就是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股票總市值,對上巴菲特持有的波克夏股票總市值。我想,在過去不管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......,所有對金融市場稍有研究的人,應該全都無法想像,一家「還沒開始賺錢」的公司CEO馬斯克,竟然能夠取代波克夏的巴菲特,成為金融市場上人人追捧的當紅炸子雞。

先唬爛一個大夢,然後用這個夢來圈錢;至於最後能否真的做出來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」這樣的邏輯,成了現代資本市場的新顯學,偶爾有一兩家極度特例的幸運兒(例如Tesla和Amazon),就會被無限的放大,為所有這類「先唬爛先贏」的大夢來背書。但,在這些佔極少數的特例以外,沒有辦法走到happy ending的公司,不知道有幾多?而這些隕歿的公司,帶給投資人的總損失,是否能用那些極少數特例的成功來弭平?相信絕對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。

當然,也不能單就金錢或經濟的損益,來評斷所有的結果。許多在中途就結束的美夢,看似打了水漂,但其實那些美夢的隕歿,留給後世的,是一些沒辦法馬上量化的無形資產。就像電影《世界末日》中的台詞所說:「人類每一次犯下的錯誤所累積的經驗,都讓我們在下一場戰鬥中,提供更強力的武器。我們經歷了歷史的混沌、錯誤和過失,經歷了所有的苦難,經歷了時代的變遷,只有一種東西,它能純潔我們的靈魂、激勵人心、超越自己,那就是勇氣!」

但不管如何,隨著時代的變遷,人們不再相信......不,應該說,人們不再喜愛,像波克夏那種,每一年的獲利以及成長性都不太會有太多「驚喜」的old style。人們開始喜愛那種,前一秒還是無限雜亂的天馬行空,下一秒突然排列出一個無限驚喜的成功輪廓。就像現今流行的空拍機表演,當幾秒內從雜亂無序突然排列出一個人們認得出的圖形時,總是不由自主地「哇」了出來;嘴上的微笑以及心情的愉悅,也往往跟著被帶了起來。而這股悸動,將會如何在每個目賭這一刻的觀眾心中,轉化成什麼樣的精神動力,去延伸出各種無限可能的蝴蝶效應,應該就是這個世界不斷進步的動能之一了。

從受追捧的股票類型,到坊間琳瑯滿目的虛擬貨幣炒作,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趨勢:人們已經不再喜愛「已經看見的」,人們喜歡「他們相信的」。所以,在人們越來越喜愛將資源投入到「他們相信的」事物之前,誰能夠「先讓他們相信」,誰就能取得這些人所挹注的資源。當然,取得資源之後的故事,就完全又是另一個議題了。反正,「先唬爛先贏」。

在這個「先唬爛先贏」的世況下,很容易被魚目混珠的,就是大量各種「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做起來」的項目了。許多募資中的新創公司,整間公司最強的能力,大概就是做募資簡報。等到簡報完、錢到手,創辦團隊領高薪、創辦人換跑車、公司換豪華辦公室,然後呢?沒有然後,反正先唬爛先贏」。等錢真的燒光了,再來想下一輪該怎麼唬爛即可。

正派一點的,也是創業者先吹虛自己的技術以取得資金,然後再重金尋獵人才開發技術,期待有一天技術真的會追上吹虛,上演所謂的「演久就成真」(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.)但扯的是,新創圈的迷思,甚至已經進展到「就算所有狀況都算到最好,仍然沒有辦法創造正現金流」的商業模式,仍然有大筆的投資者願意投資(例如我們在先前的文章舉過的WeWork)。而他們賭的,竟然是「在當前這個註定燒錢的模式,還沒有把錢燒完之前,能研發出另一個能夠賺錢的模式。

不過,說來也諷刺,有沒有那種「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做起來」的項目,在圈了錢本來只準備要擺爛到燒光錢為止的項目,卻在中途的無心插柳,反倒成就了一番豐功偉業呢?說來您可能不信,這種情況的比例,也高的遠超乎一般人想像。甚至可以告訴你,當今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偉大成就,其實主事者一開始想做的,根本完全不是你最後看到的這樣。例如星巴克、捷安特......,甚至巴菲特的那家波克夏,本來其實也只是一家紡織公司。

總之,對一間新創公司來說,除非有個富爸爸,否則「取得資金」絕對是第一要務,沒有子彈,是要打什麼仗?而在這個人們喜歡「他們相信的」更勝於「他們已經看見的」的時代,「先唬爛先贏」絕對是新創公司要取得資金的首要策略。

而如果我們把範圍從公司縮小到個人,

想看更多...? 加入會員,並立即訂購過往年度文章方案

相關文章

讀者留言 : 01

洪健銘

2020/07/18

看到『第一桶金是靠走私、販毒、盜伐、假醬油......來的』,跟我認知的企業主(朋友的親戚)的發家史一致,真的說不得,只有親戚清楚這些黑歷史。我就決定付費來看看之前所有的文章與未來的文章。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