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公務體系的蛀蟲 - 國營事業篇

新聞來源:就要國營飯碗!他35歲背債100萬找代考 只為了娶女友

一名35歲男子,因女友認為要考上國考,較能說服岳父,兩人才可能結婚,男子只好找代考、背負100多萬元債務,考上了中油,終於順利成婚,但不料事後竟遭查獲,丟掉鐵飯碗。(後來有沒有離婚新聞沒有提到)

公務員也好、國營事業也好,取才的方式往往是以「考試」為主,在這樣的制度下,槍手代考確實有可能成為弊端之一,但對整個國家來說,最可怕的其實是這些投身公職考試的人的心態。也不怕得罪人,相信絕大多數想從事公職或國營事業的人,都是將所謂的「鐵飯碗」當作是「通過考試的獎品」或是「耗費青春準備考試的補償」,而不是真的有什麼使命感或理想抱負。當然,我們也不能無限上綱的,用聖人的道德標準,去要求所有的公家單位或國營事業人員,畢竟人家也是要養家活口。但這種「一試定終身」的制度,是否真的能為國家(或國營事業)創造出最大及最有效益的產值?絕對是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
這種「一試定終身」的制度,其實是科舉制度的遺毒。科舉是一種「對處境不滿的人去讀書,然後去考試,靠考試得到公權力,然後靠公權力換取利益」的遊戲。參與這遊戲的人,目的多半是為了改善自己與故鄉的經濟環境。成功的人得到權力後收割,失敗的人則虛耗一生在無用的東西上,變成迂腐的書生。「十年寒窗無人知」就是參與這遊戲中人的心境,把自己的青春少年時,虛耗在難有直接經濟價值的讀書上,唯一的希望,就是靠考試取得功名,然後一夕翻身。得到功名後,往往覺得自己苦盡甘來,於是開始瞧不起沒參與這遊戲或參加卻沒中榜的人,頗有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意味。會有這樣的心境,是因為長期承擔著可能考不上的機會成本,所累積的壓力釋放。當讀書不成又欠缺其他謀生技能,就會變成被社會看不起的廢物。

這正是科舉制度最核心的問題:把公權力與公職視為一種獎品。當公權力與公職是獎品時,它自然會變成酬庸。這樣的事情從古至今一直都自發生,從來沒有停止過。而科舉的結構,也令所有參與者心態上都不是為國家負責任的主人,而只是服務朝廷的僱員,不求富國強兵,只求官運亨通、告老還鄉。就像很多國營事業的員工,關心的永遠只有自己的飯碗與升官,企業本身賺不賺錢,關他鳥事。

公職或國營事業之所以如此吸引人的原因,除了相對於一般民間企業的高薪資、高福利之外,就是「極不容易被汰除」。除非真的犯了天大的誇張錯誤,不然有很高的機率,可以一直做到退休,然後繼續領著那人人稱羨的「月退俸」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「多做多錯、少做少錯、不做不錯」成了這類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
如果一個體制中,從業者的初衷,大多數都來自於「體制對這分工作的保護」,而不是因為自己能貢獻相對應的產值,那整個體制毫無疑問,就是持續的肥大及沉淪;納稅人付出越來越高的代價,去交換來越來越低的服務品質(而且這所謂的「交換」,還是強制的。)這,其實也是台灣整體競爭力不斷衰退的主因之一:尾大不掉的低效率公務體系(當然也包含了國營事業)。

有解嗎?很無奈的,沒有。而更無奈的是,絕大多數的受薪階級,都逃不過持續為這套體制買單的命運。我們如果想要快樂的生活在台灣,那麼唯一能做的,就是盡量只去看它好的一面,台灣確實有許多的美和好,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。快樂的不二法門,就是盡可能減少自己需要跟任何公家機關打交道的機率,並且遠離所有跟政治有關的新聞和訊息,尤其是藍和綠、統和獨。

前一篇文章提到,不管在任何領域,未來都將會是個「贏者全拿」的世界。在這樣的進程下,先做到自助,才是不向下沉淪的唯一方法。而所謂的自助,首先就是不要把養活自己的責任,全部或部分的期待政府會幫你什麼忙;一定要有所認知,它們沒有扯後腿,真的就已經偷笑了。有了這層覺悟,相信您的生活一定會開心得多。

還不是《訂閱會員》的讀者,如果您喜歡這單篇文章,歡迎轉發。真心認同,也請不吝贊助!金額隨喜!

相關文章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