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 A R K T R U T H

現代婚姻制度的崩解 3

140年前,人類的各種生產,開始了大量的工業化。各種工廠對女性勞動力的需求,將她們從較低產值及效率的「家庭」單位中,給拖了出來,投入生產效率高得多的工業化工廠。自此,女人在家中染紗、織布、縫紉的時數,大幅地降低。但就如我們在【阿特拉斯對醫師娘的聳聳肩(上】)一文中說過的:人類因為總生產力(效率)的提升,而被釋放出來的時間,並沒有被拿去體驗及享受,世上各種簡單、美好的快樂;而是被拿去追求,各種越來越難以滿足的精緻慾望。文明及科技進步的一個明顯副作用,就是慾望不斷增長、品味日益精緻化。導致人們即便物質生活大幅提升,心靈卻仍永不滿足。

後來,大概在80年前左右,工廠對女性勞動力的需求,催生了女性在職場中的角色轉變;於是女性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,那原本是王室、貴族、富賈的女兒,才有的資格。但無論如何(也來不及回頭了),高等教育大幅提升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和自我期許,她們開始覺得,自己是獨立的個體,而不是文明社會的奴隸,因此越來越不甘於被傳統婚姻的家庭責任給束縛。這導致了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,生育率不斷下降(至少在絕大多數文明地區),女性不再如工業化之前一樣地無節制生育,那種生6到10個孩子的大家庭成為了歷史。

不過雖然家庭裡孩子的數量顯著減少了,父母給予他們的照顧和關愛卻成反比的增加。沒有人得到釋放,好比原本應該可以節省時間的科技,例如電話、網路、鐵路等打破距離限制的發明,反而讓人們必須做更多事情、接收更多訊息、時間更加緊迫。伴隨著工業時代女權時代的交集,女人開始有機會體驗其他非家庭類型的生活,並發展個人特質和能力。但與此同時,社會(男人們)仍然期望她們步入家庭,但事實上,她們所受的那些教育或訓練,恰好使她們遠離傳統家庭生活。

「家」的概念,起源於某種洞穴。在洞穴裡,女人是男人用武力奪來,並加以控制的財產。在這樣的小單位裡,還得隨時提防野獸或其他人類來掠奪。後來,多個小單位,組成了部落的共居形式,以抗外敵。男人和女人則過起了雜交生活(不要懷疑!)又經過了漫長的演變。才形成了今日,以父權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。當然針對一夫一妻制的生物學經濟學視角,《暗黑真相網》已有著墨許多,此篇就不再贅述。今天要強調的重點是,隨著女性意識的抬頭(再說一次:回不去了!)如今的婚姻制度,已經演變成像是一種合夥的契約關係。而婚姻對現代女性最大的挑戰之一,就是如何在自我意識不過度自我膨脹之間,取得平衡。

情緒的調控和其衍生出的問題解決能力,是維持健康和平衡生活的關鍵,更是人類個體到全體最大福祉的必經。無奈,人的慾望、意圖、情緒…,彼此之間往往不協調,且經常互相衝突;我們常為了滿足其中一項,只好壓抑另一項。儘管女人在面對婚姻態度的個體差異,也有著巨大極端可能,但那在過往的數千年,並不被重視;女性通常把婚姻視為自己的歸屬,而且通常沒有機會體驗其他生活,並發展個人特質和能力。然而就如本文一開頭所述,拜工業時代和女性主義的興起,女人開始有機會體驗其他類型的生活,並選擇不一樣的人生。

非家庭型女性
女性一旦投入商業洪流,成為當中的一部分,並體驗到財務成功的滋味,即使她們有意識安定下來,那定義也早已和過去數千年以來的傳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。所以,現在或許我們可以明白,中國從前要讓女人裹小腳的真正目的了。簡言之,女性的工作越陽剛,履行傳統女性功能的能力就越弱。再者,現代女性不斷從電視、網路、書籍、戲劇中,養成對浪漫愛情的憧憬。她們期待愛人或英雄將她帶離平凡生活,一同步入幸福美滿的未來。但事實上,這些科技帶來的美好遐想,反而是對婚姻生活最糟糕的準備;一種扭曲的騎士精神,使女性成為被高高捧在神壇上的玩偶,跟現實脫節。記住,各種熱戀期的浪漫行為,都只是長期枯燥乏味生活的精彩預告片。

科技進步、資訊發達所伴隨的虛榮心、情緒化、浪漫主義、嫉妒心、自私、攀比比自己幸運的姊妹(延伸閱讀文章:我愛身分地位),這些特質或心態,都不利於建立和維持和諧幸福家庭。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,能夠嫁給富有又寵愛她的丈夫,然後成為某些有趣事物的業餘愛好者,恣意地涉獵藝術或科學領域。遺憾的是,大多數女性的現實生活,都遠不如小說或電影那樣美好。相較之下,婚後的種種遺憾,將如蛀蟲般地,一點一滴侵蝕她的心靈,最終引發家庭失和。更遑論那些,嫁給「貧困又傳統」男人的女人。

現代女性渴望參與世界脈動,也渴望追求知識、拓展視野,跟全心全意奉獻自我的母性產生了的衝突。舉凡非家庭型女性、具備專業技能的女性、婚前備受寵愛和追捧的女性,都難以忍受枯燥乏味的家庭生活。也許男人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女人,但女人其實也不理解自己,在這一點上,她們跟男人並無不同。人類最顯著的特徵之一,就是慾望不斷增長,從而導致無止境地追求滿足。這基於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定律(Weber-Fechner Law):當你將手放入溫水中,一開始會覺得很溫暖,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;必須注入更熱的水,才會重新感受到溫暖。這一定律用於所有的慾望和感官刺激。一旦滿足了某個慾望,就會產生新的慾望。人類最重要的需求之一,就是尋求新刺激(心理層面),但邏輯上不可能存在「永恆的新鮮感」這種東西;過度極力追求新時代體驗的女性,除非具備罕見的超群適應力,否則不適合婚姻生活。家庭生活總是充滿不愉快的衝突和挑戰,雖然偶爾的小精緻、小確幸,也能讓人開心不已,但平均而言,那樣的事物過於稀少(不論是質或量),無法彌補生活的不足。

貧賤夫妻百事哀
對任何貧困階層的男性來說,永遠存在一個更不幸的群體,就是他們的妻子。在過去的幾千年中,雌性的成員被壓迫的最嚴重的物種,不要懷疑,就是人類!現在的家庭主婦也好、職業婦女也好,最常見也最可悲的變化之一,就是從原本活力充沛、笑容燦爛、因愛情滋潤而容光煥發的年輕女孩,變成了滿腹牢騷、精疲力盡、不知不覺為家庭犧牲奉獻了十多年的黃臉婆。但是問問許多男人(特別是上一段提到的「貧困又傳」男人)他們總會說:「看看上一代的女性是怎麼做的!我母親生的孩子是他們的三倍之多,也一樣包辦所有家務,花在煮飯、做點心、縫紉上的時間也更長,往往凌晨5點就得起床,晚上10點才睡覺,而且足不出戶、全年無休,不知道美甲、美髮是什麼玩意兒,但她活得很知足,從不鋪張浪費,也很少生病。」但如果我們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,就會發現那些所謂「美好舊日時光」的女性,幾乎跟奴隸沒什麼兩樣,差別只是《奴隸解放宣言》忘了把她們列進去!

就嫁給貧困男性的女性而言,幾乎就是意味著:

1.永無止境的工作。

2.逃離不了的繁重家務和單調沉悶的生活。

3.分娩過程造成的無法復原損傷。

4.住在簡陋且管理不善的房子,缺乏便利設施和生活必需品。

儘管許多貧困女性都能堅強的承受這些,但這僅僅證明了人類固有的頑強生命力,並不代表她們理應遭受這等厄運。反之,富裕的女性可以充分休息,也較能取得適當的醫療照顧和生活服務。而貧困女性卻得不斷地逃離現實,在幻想中尋求慰藉,然後一次又一次地,被無情的現實拉回苦澀的生活。她們因為經年累月拖著病痛而過早衰老,也因為持續的困擾和煩惱而失去生命活力。美貌對女性來說,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美貌是獲得讚美、奉承和特權的途徑。不同於男性有根深蒂固的社會和法律地位,女性必須利用自己的美貌和魅力,以及男人的喜愛來取得優勢。但貧困女性通常比一般女性更早容貌衰退、更早放棄打理外貌。貧窮,真的是人類最持久的折磨,沒有之一。

生活對她們(嫁給「貧困又傳統男人」的女人)而言,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敗戰、一座無期徒刑的監獄,時常還有一位脾氣暴躁的獄卒(惡婆婆)。然而,貧窮的深遠影響,不僅是物質上的匱乏,更重要的是伴隨而來的自卑感。貧窮會讓人感到自己不如他人,人是競爭性的社會動物,各方面都在競爭。金錢作為價值的象徵,以「購買力」這個具體明確的特性,成為競爭和展示社會地位的方便工具。女性(特別是已婚女性)的競爭意識,比起男性有過之而無不及,從外貌、衣著、年輕程度、丈夫成就、孩子、房子、家務、財務狀況,不僅在需要運用智慧的世上競爭,也在愚蠢的事上競爭。不要懷疑,嫉妒和羨慕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特質,差別只是運用的得宜與否。

對於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家長而言,貧窮更是無涯困境。在那些貧困,且母親還需要到工廠工作的家庭,嬰兒的死亡率和青少年犯罪率,都是最高的。然後,您猜對了!他們超愛生小孩。對於家庭型女性來說,「是否能適應婚姻生活?」是一個問題;但對其他適合婚姻的女性來說,問題完全取決於她選擇跟誰結婚?女人嫁的不光是男人本身,還有他的原生家庭,通常還有妳和他的無辜孩子。

或許在過去,貧窮並未像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,帶來如此多的羞辱感和受挫感。現代資本主義藉由培養窮人奢侈、揮霍、攀比的習慣,來獲取巨額的財富。諷刺的是,沒有人能夠估量,這樣的發展趨勢,會將我們的社會,帶往什麼樣的未來。而至於嫁給吝嗇丈夫(無論貧困與否)的女人,妳是在徹底羞辱自己!好在,不論是實際或相對處於貧窮狀態的女性,總會認識幾個後來致富的男性朋友,或丈夫事業有成的女性朋友,相信他們都會告訴妳真相。而如果沒有,請閱讀《暗黑真相網》,真理使妳自由!

婚姻制度正在改變,這一點無庸置疑也無可否認。許多女性的收入已和男性(特別是非金字塔頂端的男人)不相上下,所以除非能享受明顯更高的生活水準,否則都不應該隨意結婚、生小孩。我們的社會應該要全力防止,完全不適合結婚、沒資格結婚的人步入婚姻。相信《暗黑真相網》在這一點上,能夠盡一份心力。

現代婚姻展望未來
人是唯一深刻意識到

想看更多?......成為訂閱會員,解鎖觀看更多暗黑真相!

相關文章

需登入會員才能留言 會員登入

付費訂閱方案

近期熱門文章

文章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