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力工作的期望值也已經高於創業!
- 2020-08-14
- 創業二三事
請先閱讀前文:【婚姻已取代創業,成為現代致富途徑之首!】
前文討論了時代的變遷,我們已經又輪迴到,靠婚姻擠身富豪階層,遠比靠創業容易的時代了。而這篇文章要進一步討論的是,為人打工以及創業這兩者的平均收獲期望值,其實也已經突破了某個黃金交叉;為人打工的平均收獲期望值,已經高於創業這條大家傳統印象中認為的翻身不二法門了。
新聞來源:日本國中生竟靠賭筆芯在班上「開銀行」!一場遊戲揭殘酷社會縮影:富人躺著收錢,窮人辛苦打拚還債
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,只要進入了群聚社會的形態,就一定會有階級之分。有了階級之分後,就一定會有發號命令的角色,以及接受命令的角色,以及最重要的:如何決定由誰在群體裡擔任發號命令的角色?
現代年輕人還有機會翻身嗎?part 2
- 2020-08-06
- 創業二三事
延續【現代年輕人還有機會翻身嗎?】一文,這一篇我們接著來談談,沒有先天家世背景的年輕人,如何靠後天的表現,爬進權貴走狗圈的實際案例及努力方向。不要嫌「權貴走狗」這樣的詞難聽,就像前一篇【不要輕忽自己的青春資本】文中所討論到的那些高級雞,其實她們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的品質,絕對都比所有女人的平均值,要高上非常非常多。而想要進入真正的權貴圈子,除了直接出生在那樣的家族,或是靠婚姻進入那樣的家族,剩下的就是成為那個圈子能夠信任的走狗了。同理,成為權貴圈值得信任的看門狗,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的品質,也都將遠遠高於絕大多數人。
至於如何判定一個人真正擠進了所謂的「權貴走狗圈」呢?最簡單的一個方式,就是看是否能被授予「將個人的開支,由組織來買單」的權利。公家組織也好、私人組織也好,每個組織裡一定都會有某個層級以上的人,是可以在本俸以外,享有任意報銷支出的權力。這樣的層級,在某些過小的組織裡面可能沒有、在某些組織裡可能要講究血脈。但無論如何,終其一生如果能夠爬進這個層級,大概就是非富賈出生的你,所能交出最漂亮的人生成績單了。
一場關於貧富差距的實驗
- 2020-08-02
- 創業二三事
假設有100個人,每個人都有100元的本錢,讓他們玩一個遊戲。每輪遊戲中,每個人都要拿出1元,並「隨機」給另一個人,總共進行17,000輪。這個實驗的製作,主要是為了模擬世界的財富運行規律。實驗假設:每個人在18歲時帶著100元的初始資金開始玩遊戲,每天玩一次,一直玩到65歲退休。如此計算,人一生要玩17,000次遊戲,即獲得17,000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。每個人「每天拿出1元」可解釋為基本的日常消費,而這「日常的消費」則以隨機的方式,移動到另一個人身上,代表每個人透過複雜的經濟活動而獲得財富的隨機概率。那麼,最後這100人的財富分佈會變成什麼樣呢?接近平均分佈?還是出現貧富差距?而這個實驗,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呢?
經過公正的機率計算,遊戲運行17,000次的結果如下:
兒時所玩的大富翁遊戲,其實某種層面來說,就如同現實人生的縮影。在人生的這場大富翁中,每個人都像在遊戲中一樣,要不斷地擲骰前進,並隨著每一步所來到的位置、每一次所抽到的隨機卡片,做出每一個當下的不同決策。而這些一連串的決策,將會一步步地,將同時起步的每位玩家,帶往越來越分歧的未來,而每個人最終所能達到的位置,也將會天差地遠。有人將一舉囊括遊戲中的所有財富、有人則以破產收場結束遊戲。
而遊戲中的大富翁,和真實生活中的大富翁,最主要的差別之一,就是遊戲中的大富翁,所有的玩家都是站在同樣的起點開始;但現實生活中的大富翁,有些玩家的起點,就已經比你一生當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峰還要高。這點在富爸爸那套由大富翁改良而成的現金流202遊戲中,也有納入這個元素,也就是在遊戲開始之前,所有玩家還要進行一個「抽祖產」的動作,這套用在現實生活中的話,大概就是指投胎了。而且很遺憾的,人生這場大富翁的「祖產卡」,是沒有辦法重抽的。
婚姻已取代創業,成為現代致富途徑之首!
- 2020-07-12
- 創業二三事
基本上,在近代歷史的人類世界中,致富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途徑:
1.繼承
2.婚姻
3.創業
4.樂透
如果您覺得還有第5種,歡迎分享。
其中,第一項的繼承,是完全無法靠後天去彌補的。當你還是顆受精卵的時候,基本上就已經決定了。雖說也有可能你出生時,父母還沒有發達,而是到你長大後才飛黃騰達的,但不管您的父母是靠何種方式致富的,都不影響您可以靠繼承來致富的結果。
這是個「先唬爛先贏」的年代
- 2020-07-09
- 創業二三事
這幾天在金融圈相當有話題性的一則新聞:馬斯克身價破700億美元,超越巴菲特登全球第7富豪
這類富豪排行榜的身價排行,主要是以「持股市值」來計算的。也就是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股票總市值,對上巴菲特持有的波克夏股票總市值。我想,在過去不管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......,所有對金融市場稍有研究的人,應該全都無法想像,一家「還沒開始賺錢」的公司CEO馬斯克,竟然能夠取代波克夏的巴菲特,成為金融市場上人人追捧的當紅炸子雞。
寫給想投入保險業的年輕人
- 2020-07-05
- 創業二三事
先說說保險公司運作的原理吧,可能很多保險業人士聽了之後,會相當的不以為然,但這的確是事實,保險公司的運作原理,其實跟資金盤大同小異。玩的一樣是一個「現金流」的遊戲,而且這個現金流遊戲,不是別的,就是「後金補前金」。差別只是,「控盤」的好壞。
在這種現金流遊戲中,事業體要能夠永續生存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所謂的「造血功能」。也就是如果單純只是玩「後金補前金」的話,那「發爆」絕對是遲早的事情。所以在收進保戶的保費,以及付出理賠金的中間,就必須要拿這些資金去「造血」。因為保險公司吸的金額實在太大,又是「合法」的吸金公司,所以政府對於保險公司的造血方式,一直有著許多的規範,其目的都是在讓保險公司的財務體質能夠更健康些。畢竟,保險公司如果因為控盤不穩而倒閉,後續出面收拾殘局的,一樣是政府(及其背後的納稅人)。
今天談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,年輕人一定要有心理準備(尤其是沒有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年輕人),在未來的世界裡,不管是商場、職場、金融市場、兩性市場......等各領域,都一定會越來越呈現「贏者全拿」的態勢,而且無法逆。也就是「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」的現象,不光只會發生在貨幣世界,而是會成為全領域的普及現象。在這樣的趨勢之下,想盡辦法擠進「贏者圈」是你唯一的出路。否則,就是要努力學會釋懷,並且習慣在全領域都過著實質購買力越來越弱的人生。
先看看這則新聞:台灣的經濟爛到只剩下房地產:有土斯有財,沒土的人只能去吃土
還有這則新聞:年輕人都快被房租壓垮了,還談什麼夢想?
寫給想投入房仲業的年輕人
- 2020-05-23
- 創業二三事
延續上一篇【寫給想投入傳銷行業的年輕人】,這篇我們就應觀眾要求,來談談房仲業吧。
房仲業跟傳銷及保險業,最大的相似之處,除了都是收入大量集中在最頂端的Top Sales之外,就是一開始「渾沌時期的機運碰撞」,對後續一至三年的初期職涯,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。其實,大部分的業務工作都是如此,相對於一般固定薪水的工作而言,「多做多得」是所有業務工作的特色,也是其吸引人之處。因為對於那些在投胎戰爭中沒有打贏的人,從事業務工作,確實是最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翻身的途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