爾虞我詐的兩性資源博弈
- 2021-11-30
- 兩性真相
男女都一樣,都是拿自身的溢出資源,去向異性對象交換自己的稀缺資源。先不論交換的比率為何,只要能「成交」,基本上都是雙方你情我願;但整個兩性市場平均來說,還是會有一個大概的合理行情。最常在各種精英男的暗黑群組裡,被拿來討論的,就是女人的性交價值。女人依年齡、長相、身材、膚質、談吐、整體質感、名氣追加費......等綜合條件,都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對應區間。當男人付出超過合理區間的價格時(不論是性交易,還是婚戀嫁娶),當然會被其他暗黑群組內的男人「善意嘲笑」。但如果是手上的溢出資源,實在已經是多到花不完的那種境界時,買到開心才是最重要的,而早已不是什麼C/P值,也就是所謂的「有錢就能任性」。因為,錢就是他的溢出資源。還有我們強調過很多次的,快樂才是人們最終要追求的東西。
男女都一樣,想要向異性討要(或交換)資源時,要求對方付出他的溢出資源,絕對比要求他付出稀缺資源,要容易太多太多了。就好比,當妳以青春肉體作為交換資源(這就是妳的溢出資源)時,去要求一個已婚男醫師,給妳錢比較容易?還是給妳時間、陪伴、戀愛比較容易?認清了這個基本交換原理後,再來就是賽局理論的範疇。在每一樁兩性交易的背後(一樣,不論是性交易,還是婚戀嫁娶),有可能是合理市場行情的資源互換,也有可能某一方付出了遠高於合理行情的價值,去交換到「其實不應該那麼高價」的稀缺資源。這就是我們在先前的許多文章都說過的,兩性之間,其實某種程度來說,就是一場資源及資訊都不對稱的鬥智博弈,雙方都期望用最少的付出,去換得最大的收獲。
性與愛被綁定的暗黑真相
- 2021-11-25
- 兩性真相
終身伴侶和性伴侶
在心理學的定義裡,終身伴侶的中心價值是忠貞,而性伴侶的中心價值是激情。雖然在現有的法律、道德、風俗規範下,大多數的人,仍然把這兩者視為「應該是一體的」。但在這看似和諧表面的底下,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,終身伴侶和性伴侶的合一,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。不是說完全不可能,但就像是能把有興趣的事、擅長的事、賴以賺錢的事,三者能夠合而為一的人,總是少之又少。
一對男女結成終身伴侶,心理學上的定義,其目的在於互補兩人的優缺點、共同克服人生中的種種難關。這種關係的主要功能,在於兩人可以互相扶持、共度餘生;其中又分為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。物質層面的考量包括保存財產、鞏固權力、繁衍子嗣、保障繼承權、生計問題...... 等等;而精神層面則在於伴侶間感情與精神上的互相依靠,以及在人格發展上的互相扶持;兩人在共同的生活中,發展出一種特殊的親密感及安全感。所以,如果高頻率的更換伴侶,就無從培養出這種「革命情感」了。
很久沒有寫男性觀點的兩性文章了,想當然爾,這篇文章雖然名為《女力崛起的新時代》,但絕對不會是那些,宣揚女權的陳腔濫調bull shit,而是絕對會惹怒她們的暗黑真相。醜話先說在前頭,真的不建議女性讀者看這篇!
還記得我們在【聊聊女人「自我定價過高」的問題】一文中所說的嗎?女人的三大主要價值來源就是:性交價值、生育價值、精神陪伴價值。在不同的女人身上,以及不同的男人眼中,這三項的比例或許各有不同;但不管如何,絕對還是這三大價值,構成了「女人」的價值主體。其餘的各種加分項目,是其身為一個「人」的價值,而不是身為「女人」的價值;這點是現代女性最容易搞混的地方,然後就會導致在兩性市場中,一直抱持錯誤的期待及自我認知。最後,就是各種災難和悲劇連連。
金融海賊的冒險故事 台開篇
- 2021-11-10
- 金融海賊的冒險故事
最近看到前總統陳水扁的女婿趙建銘,因為纏訟16年的台開內線交易案,判決定讞而入獄服刑的新聞,腦中又想起另一段精彩的回憶......。
把時間拉回2005年,就在我離開房仲工作(詳見【寫給想投入房仲業的年輕人】一文)後,立馬被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挖去做了大約半年多的PM(專案經理),負責當時在陳水扁任內推動的,加速公股銀行不良資產(呆帳)去化的法案。而在處理那些從公股銀行標來的不良資產時,也跟轟動一時的台開內線交易案,算是扯上了一些邊。反正現在都已經判決定讞了,我把當初的所見所聞寫出來,應該也無關緊要了。
為何「不平等」至關重要?
- 2021-11-08
- 書中自有黃金屋
當前幾乎全世界的政治正確,就是將富人的資源,重新分配給窮人。理由是對極少數的富人而言,不必犧牲太多的福祉(生活品質);但對廣大的窮人而言,卻可以明顯過得更好。這些理由為政府各種消弭貧富差距的政策,提供了極有力的支持,但就根本以及最後的結果而言,真的是如此嗎?如果只是因為,有些人過得比窮人更有餘裕,便足以成為重新分配的理由,那就跟美國傳奇銀行大盜威利‧薩頓(Willie Sutton),被問到為什麼要搶銀行時的答案沒兩樣:「因為那裡有錢。」因此常有人指控,要求促進平等(尤其是經濟上),只不過是沒錢的人在嫉妒有錢人而已。
在涉及這個議題上,讓窮人能過得更好,或是貧富差距能夠縮小,都是好事一樁,但要仰賴「重新分配」的手段來達成這些目標,仍然有可能是錯的。威利‧薩頓說到底,終究是個搶匪,就算動機良善的羅賓漢,或是台灣的廖添丁,也都一樣。所以,當今世上各種的政治正確,反對的其實是「不平等的結果」,而不是「不平等的價值」;而且,並非所有反對不平等結果的理由,都是出於平等的價值。甚至我們可以說,當今世界上的各種不平等,其實都是正當行使個人自由的結果;真正必須反對的,是那些意圖消弭不平等而干涉個人自由的措施。
新聞來源:月收40萬元補教名師開賓士睡小18歲女學生,人妻崩潰訴:他都跟我AA制!
這則新聞在各種「精英男」群組裡,被大量轉傳。但討論的方向,倒不是跟多數普羅大眾一樣,在罵男生垃圾或是替人妻感到不值;而是認為這位人妻活該(或許說活該有點言重了,但暫時還找不到更適合的形容詞。)為什麼當初要傻傻的,去當什麼糟糠妻,結果青春價值被消耗完了,又提供不出持續的精神快樂,所以當男人發達後,當然是另尋年輕的肉體新歡。
被動收入與財務自由的暗黑真相
- 2021-11-01
- 投資跟你想的不一樣
富人買進資產、窮人只有負債、中產階級買進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......。應該不少人可以認得出這些內容,就是出自於二十年前開始的《富爸爸窮爸爸》一系列書籍。也從那個時候開始,被動收入與財務自由這兩個名詞,徹底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。除了報章雜誌的不時報導外,更形成了所謂的「財商界」;然後以「建立被動收入」與「達到財務自由」為中心價值的書籍或課程,多到我們根本記不住那些作者或老師的名字。但大多數的作者或老師,都在曇花一現之後,默默的從市場上消失;偶有活過好幾年的老師,隨便一搜尋也都是破綻百出、黑歷史連連。
所以,對於絕大多數的散戶、中產階級、普羅大眾......(或不管您怎麼稱呼自己)而言,追求被動收入、追求財務自由,到底是否為一件值得去做的事?到底是否為一件「正期望值」的事?又,絕大多數的散戶、中產階級、普羅大眾......,在經歷二十年的被動收入與財務自由風潮後,所得到的平均結果為何呢?
新聞來源:王必勝不倫秘辛曝光!交往7年每月給6萬
一樣,《暗黑真相網》還是站在生物學以及基因本能的角度,來解釋一切兩性之間的互動;而不是什麼法律或道德,那些既違背人性,也違反基因本能,大家整天掛在嘴邊奉為圭臬,私底下卻又一天到晚在背道而馳的東西。
「不靠男人,我靠自己」人設的優勢和風險
- 2021-10-27
- 兩性真相
今天在前二期撈女養成班的學姐群裡,有人發問了,撈女營造出「不花男人錢、靠自己」的形象,會比較有優勢嗎?到底這種「不靠男人,我靠自己」的人設,優勢及劣勢各在那裡?什麼人適合用、什麼人絕對不適合呢?這是個很好的問題,文字懶得一一複製貼上來了,大家直接看截圖吧!
另外,第三期《撈女養成班》,早鳥剩最後五天,請把握最後的機會!我們的《撈女養成班》跟坊間類似的課程,最大的不同點之一,就是我們不會教妳如何「裝」出各種虛有其表的「高級感」。因為,這種裝出來的高級感,或許在女人自己的同溫層圈子裡,可以硬撐起某種優越感或自信(先不管它們是不是真的),但是在高層級男人的眼裡,往往完全不是她們自以為的那麼一回事喔!
當女孩成為貨幣
◎女性的身體是一種可供男性用金錢估量的存在。
◎這個世界上,許多事物的價值都取決於「身體資本」(bodily capital)
◎女孩(girls)有價值,女人(women, females)則沒有。
◎我們和其他人沒什不同,一面質疑時尚模特兒的內在美不足,一面又全心擁抱她們的經濟價值。
◎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使用「男性宰制」(masculine domination)一詞,來描述各種在象徵層次上的幽微互動,使女性認為自己比男性更低一等。
新鍍金時代
◎全球前1%富有者的資金,已經擁有全球半數的財富,總額達到241兆美元。
◎在最頂端1%的內部,也存在著懸殊差距。最頂端0.1%的富有者,財富持有的比例,已經從1979年的7%,飆升到2012年的22%。
◎美國最上層0.1%家庭所持有的財富,大概等於90%家庭所擁有的財富總額。
◎我們這個時代的貧富不均程度,幾乎已經跟1920年代一樣極端。
◎電影《大亨小傳》中,Jay Gatsby的奢華派對所象徵的鍍金時代(Gilded Age),其時代背景正是1920年代。
◎「薪富族」的崛起,其財富主要來自金融、房地產、科技等蓬勃發展的產業。
◎有些人的權力稍縱即逝,就像是女人的青春一樣。